没有人可以这样爱你——读《谁可以这样爱我》有感(文/阿信)
《谁可以这样爱我》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弗兰西·瑞芙尔的畅销书,书名更准确的译法是《救赎之爱》。
看似老套的故事
《谁可以这样爱我》故事的框架很老套,和小仲马的《茶花女》及中国明代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颇相似:一位相貌英俊、性格开朗的小伙子何西阿,从看到美艳动人的妓女安琪儿的那一刻,就发狂地爱上了她,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爱和力量,照顾她的肉体,温暖她的心灵,救她出火坑,与她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种感情的特点都是不顾人情世故,以狂热如火的爱情开始,以男女主人公在世态常情和柴米油盐的压力下爱火熄灭,在相互猜忌、埋怨、冷漠,甚至仇恨中,美丽、脆弱的女主人公凄惨地死去而结束。
相对而言,《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故事至少还讲述了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和两情相悦,女主人公对自己过往的生活怀有羞耻之心,对脱离苦海抱有希望,因而能回应男主人公的爱情,感激他所付出的努力。
而在《谁可以这样爱我》中,妓女安琪儿有过惨痛的人生经历,她早已习惯了被欺侮的生活,她认为男人只在乎她的身体,根本不相信有人会真正爱她,愿意真正地帮助她。因此,何西阿的爱虽然充满激情,遇到的却是安琪儿毫不领情的冷漠和不间断的冷嘲热讽。
当何西阿几乎耗尽家财,把被老鸨打得奄奄一息的安琪儿赎买出来,精心照顾好她的身体时,她却毫不留情地不辞而别。最后,痴情的男子在心上人和嫖客交易的床上找到了她……
这个故事不像《茶花女》那样纯美动人,安琪儿也不像茶花女那样善良和温柔,但不可否认,作者对安琪儿的刻画却比茶花女、杜十娘都更真实和深入。
不相信爱的妓女
女主人公安琪儿的母亲是富人的“小三”,父亲根本不希望她来到人间,更谈不上接纳她、爱她。母亲去世后,她被人卖掉,8岁遭人强奸,还未成年就变成男人的玩物;长大后沦落到妓院,几次逃跑都被抓回毒打。
她从来不是出淤泥的清莲,而是和淤泥融为一体。在身体被践踏的同时,她的心灵也遭到污染。她习惯于靠身体向男人献媚,不情愿靠劳碌吃饭;她习惯于穿戴绫罗绸缎,以美色吸引男人的目光,不喜欢俭朴简单的生活;她习惯于以仇恨和冷漠看待人生,对爱和光明不报丝毫希望……
何西阿把身受重伤的安琪儿带回家,用几个月的时间精心地照料她。安琪儿并未因此感激他。因为她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意依靠任何人。即使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她还是愿意相信自己。她要回到妓院,从老鸨手里要回她的钱。结果,钱没要回,她反倒重新躺回妓院的床上。
何西阿只好再一次带她回家。
这一次,她开始感受到何西阿对她真心的爱,她也感觉自己好像爱上何西阿了。但这种爱并没给她带来快乐,反倒让她很恐惧。“爱会使人软弱。”她这样想。
显然,安琪儿比茶花女和杜十娘更了解这个世界,也更有见识。
茶花女、杜十娘爱上了男主人公,曾经因饱受摧残而筑成的自我保护的围墙开始坍塌,她们的自尊心和价值观开始慢慢地恢复。当激烈的爱情过后,重新面对世俗的冷眼与流言,她们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不得不选择自我了断。
没有安全感的爱的确可怕。即使过去的生活多么不如意,自己总能够把握。因此,安琪儿在看清所谓爱的真相之后,她没选择自杀,而是又一次逃离。
整部小说的情节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寻找——拒绝——逃离——爱——饶恕中渐次发展。
给悔改者的希望
《茶花女》、《杜十娘》所讲述的激情之爱中,潜藏着人性的自私、独占、嫉妒、猜忌、仇恨和冷漠,唯独欠缺全然的饶恕。
男主人公们在精神上都很骄傲,心里其实非常看重对方的过去,以救世主的心态和恋人相处,以至于施爱者的爱变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刀。他们的情爱里,有火一般的激情,却没有能让爱情持久下去的亲情、彼此的尊重和无条件的宽恕。
而在《谁可以这样爱我》中,何西阿面对安琪儿时,却没有这种优越感。在他的爱和善意不断遭到安琪儿的冷嘲热讽后,他也不断地反省自己,看到自己对父亲的悖逆、对亲人的亏欠和内心深处的邪恶念头。
他没有让自己陶醉在拯救一个堕落女子的虚荣之中,反而一次次地和安琪儿分享他的失败和不足,让她真正地体会到,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弗兰西·瑞芙尔受圣经《何西阿书》的启发,创作了这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小说。从何西阿一次又一次的忍耐生盼望的爱中,我们体会出“爱中要有自由”、“爱要付上代价”的真正含义。
唯有这样的爱,才不会成为摧毁安琪儿心灵的狂风暴雨,而是在春风化雨中润物无声;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使男女主人公经历磨难与痛苦后,愿意信任彼此,一同成长。
如果说《茶花女》讲述的是“毁灭之爱”,《谁可以这样爱我》讲述的则是“救赎之爱”,是给悔改者以希望的爱。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隐秘处,都有需要全然饶恕的地方。没有上帝赐予的力量,没有人会有这样永不止息、永不会失败的爱。
作者现居四川。从事编辑工作。
原载于0C120期(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