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世界充满动荡与不安,我们自己也不停在变,对许多游子而言,归家的路是走不回昔日的岁月。基督教灵修学常用“旅程”形容人生的过程,承认我们是一直在聚散之中向前走,生命也一直在去留之间转化与成长。
文/潘怡蓉
年轻时因着进修,我离开台湾到了香港,之后与先生前往欧洲,最后两人又回到香港工作。由于每个阶段都有新的体会,很难用固定的某种模式来描述在我的迁移故事中自己的经历与心境转变。虽然转换在不同国家城市时,常常得重新学习进入时的适应与离开时的告别,但是每一篇章都在适当的时候转折到下一篇章,也渐渐地会无论身处何处,就在所居之处为自己缔造一个“家”,而且享受眼前这个努力经营出来的角落。
经历到丰盛情谊
记得早期独自到香港求学时,长辈们交代:“功课可以放一放,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会或团契,然后吃得饱睡得好,多学广东话,之后才可以专心学习神学院的课业。”当时有几位主内大姐对我特别照顾,有空就邀请我吃吃喝喝,又亲自带我到香港的著名景点旅游,于是每星期我都很期待与姐妹们相聚。这种爱心的接待很快就使我有了温暖中的联系感,对于这地方不再感到陌生与冰冷,也促使我对此地的人事物产生理解和兴趣。
后来我与先生去欧洲进修,又再次经历到被接待与款待的丰盛情谊。白吃白喝餐馆弟兄招待的餐饮,又有当地华侨的免费车接送,遇到学业困难就求教身边的研究生,在心灵与物质层面都经历真实的恩典。这些经验也成了日后我在华人团契对新朋友的关怀动力,也借着慷慨的分享,在互相服务中体会神信实的供应。那几年的留学生活,除了美丽的欧洲风光,身边的人真诚地彼此接待,常常感受到的团体间相依的温情,都成了我们继续向前的鼓励与力量。
有一次我应邀到一位宣教士家晚餐,他们的一位孩子突然问到:“爸爸,到底我们要多久以后才可以回家?”那位牧者回答:“我们在一起就是家,我们已经在家里了。”另外,有一年放假,恰逢姐姐孩子也回家探望我的母亲,之后他们很幸福地写道:“奶奶就是家,因为无论在外经历风吹雨打,这里永远有热腾腾的饭菜,温柔的鼓励与接纳。在家中可以放松做真实自己,也能再次充满勇气地出门。”我渐渐体会“家”是一种象征,其内涵因为有神与友人的同在而产生,友人可以是亲人或教会弟兄姐妹,这角落不一定是与人同住,只要在所住之处充满神的临在与主内情谊的彼此接待,便可称为家了!
近两年,许多人离开香港,但是也有许多人移入。由于我常有机会接触许多移民的家庭与学子,也经常接待外出工作的新朋友。而我的学生与朋友移民后,经常分享他们在国外的经历,面对不同的移出与移入的弟兄姐妹,我常思想如何帮助他们在移居之地营造一个自己的“家”?我试着反思四种关于“家”的解说的意象,并从现实经验提出一个可实践的灵修角度。
1. 是客旅、寄居的
这个客旅意象来自圣经,比如大卫在《历代志上》29章15节提到:“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们列祖一样。我们在世的日子如影儿,不能长存。”《彼得前书》2章11节提到,“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旅人的图像强调自己是短暂停留的外乡人,不属于这里,有一日会离开,继续上路。这种“眼前不是安顿的家,我们只是这里的过客”所蕴含的意义,使人一直继续朝向应许之地跨步,旅人不要依恋与囤积拥有之物,应将感情转向期待的未来,因此停留在哪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切莫因留恋寄居地的好处,而止步不前。
然而在信仰的实践上,容易使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一种抽离感,变成只是“使用”甚至“利用”寄居之地,却没有对寄居地有承担感,也不会花太多时间融入当地社群,只用客人身份欣赏“他们”的世界,或与当地的文化生活保持互不打扰的距离。
隔离的陌生与短暂停留常常令人感受无助与孤单,时不时有种寄人篱下的弱势感,在想念来时的家乡与未来的梦想之间,此时此刻只是过境,这段路在终点的面前显得是次等重要。
2. 被掳性
历史上以色列人的3次被掳使以色列民经历到国破家亡的集体创伤。然而在被掳的岁月中,上帝透过不同先知不断向百姓呼唤,至使以色列人回想起在社群中种种的不义与对上帝的背叛,在痛苦的迷惘中被呼召悔改,将盼望转向施拯救的上帝。
基于被掳的历史,近几年“被掳性”(bondage)这个概念成了一个思考人性与生活现状的角度,特别用在当现实生活遭到另一权势压迫时,在内心状态或社会关系上形成的一种“沦为被支配对象”。
“被掳性”不只是使用在地域上的范畴,也可以是指心灵自由、思想型态或是生活方式的被掌控,用以表达出无法有其他选择、摆脱不了现有状态与被挟制的状况,类似的运用可延伸到“教会被掳于消费主义”或是“社会被掳于某某政权”等。
被掳性这个视角使人察觉真实世界没有美善天堂,去到哪里,只是以另一种形式过被掳生活,生活的挣扎就是为了摆脱被压制的状态,朝向心灵与外在的自由才是奋斗的目标。但是这种主调容易低估处境的复杂,也会简化基督徒生活中多元的创造力与更宽广的教会召命。
3. 流散神学
近年来流散神学成为热议,“流散”一字源于自希腊διασπορά,英文翻译成diaspora,意思指“分散”,但是英文的表达倾向以地域意义来界定,凸显出“流散”是离开原居地移动到非原居地。从神学的分析而言,它主要是以救恩历史的角度,形容上帝的子民流散到不同地方,旧约中的流散主要与被掳有关,而初代教会流散人群则主要因为受罗马政权迫害。
在当代,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加上各地的政局变动,人口大量流动,有的是出于政治原因被迫移居他国,也有因战争而成为流亡他国的难民;有的则是顺应家庭或工作的需要而迁居,于是相关的用语包括:流徙、迁移、逃亡、难民、移民等,也在流散的主题下进行对比。
然而,“流散神学”所涉及的范畴相当广,除了圣经、神学,还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历史文化等。
香港近两年来,“散”这个字成了描述社会动态时常出现的字,例如:解散、分散、各散东西与曲终人散,等等,甚至基督教学术期刊与杂志也纷纷讨论基督徒聚与散的主题。不少家庭、朋友、同事都思考着如何作去留的抉择。
现代流散的个人与前往的国家差异度是很高的,流散神学所处理的在异邦中的群体生活、败亡后的悔悟与朝向未来的共同盼望,不一定是这一代迁移人士所关注的,而外移人士也没有公认领袖来唤起集体记忆与建构未来的想象,再加上个人与宗派背景的差异,如何在新居地产生信仰群体中的凝聚力,与适应多元化的移民群体,展现新社群的生命力是更现实的挑战。
4. 去使万民得福
这个论述强调以“去使万民得福”的观点出发,以亚伯拉罕为例,上帝吩咐他要离开本地本族前往远方,(参《创世记》12:1)乃是要藉他与他的后裔成为多国的祝福。新约中,耶稣吩咐门徒要“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参《马太福音》28:19)他让子民进入到各地,去成就他的救赎计划。
因此,有使命的基督徒无论是什么原因去到异乡,在所到之处都应开放地祝福身边的人群!基于神国公民的身份,去到哪一个国都当珍惜在世的位置参与神国,并在这位份上献上自己独特的一份力。再加上现代科技发达,透过网络支援小组,大家可以彼此提供灵性上的支援及心灵的辅导,因此在不同国家参与天国反而可以丰富彼此的视野。
然而现实中,许多出走往海外的市井小民,也不尽然为了宣教或投身天国另一个角落,有部分人只是出于害怕环境变得恶劣或是想逃避痛苦的处境,并没有什么伟大的神国理想或是宣教异象,一些人通过利弊分析与自己的期待符合,经过换个地方移居之后,只是以不同生活模式继续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因此移民是私人的事情,也不需要向人交代好听的理由,或是说出动人的未来天国使命。如何启发教会的流动成员,无论最后立足何处,都能展开神国的视野来生活,也就成了牧养的焦点。
结语
这些年我也体会到,留下与离开不一定是地域上的,有些人留下来,心却走了;有些人走了,心却留了下来;有人一直活在过去的岁月,有人却一直想象式地活在明天的彼岸。
当今的世界充满动荡与不安,我们自己也不停在变,对许多游子而言,归家的路是走不回昔日的岁月。基督教灵修学常用“旅程”形容人生的过程,承认我们是一直在聚散之中向前走,生命也一直在去留之间转化与成长。
而有个主题贯穿在不同年代的灵修运动中:无论个体或社会环境处在什么样的转变中,爱神与爱人的总纲是不变。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也可以有丰盛的现在,以感恩的心领受每一天,经历上帝在生活中真实的同在,以祝福的心善待身边每一位邻舍,以分享和服务的热忱为他人做点善举,体验上帝在自己脚踏之地上的新机会,展现在这时空自己的丰盛生命。
无论您立足何处,愿那所在之处就成为上帝的恩典流露之处,并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学习成为他的见证人。
可参考的书目:
·《被掳的记忆:选民+遗民》,邢福增 著,香港:研道社,2017。
·《土地神学:从圣经信仰看土地的赏赐、应许和挑战》。新北市:校园书房,2016。(译自:The Land: Place as Gift, Promise, and Challenge in Biblical Faith);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戚时逝等译。
·《神学思想的经验:基督教神学的进路与形式》,莫尔特曼 著,曾念粤译。香港:道风,2012。(译自:Erfahrungen theologischen Denkens: Wege und Formen christlicher Theologie)
·Kathryn Woodward。《认同与差异》。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2006。(译自:Identity and Difference)
·《终末‧教会‧实践——莫特曼的盼望神学》,邓绍光 著;香港:基道,1999。
·Ben-Eliyahu, Eyal. Identity and Territory: Jewish Perceptions of Space in Antiquity. Oakland,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9.
·Brueggmann Walt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the Canon and Christian Imagination.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3.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Blenkinsopp,Joseph.P.Ezra-Nehemiah:A Commentary.Old Testament Library Series.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88
·Lacocque Andre. The Book of Daniel. London: SPCK, 1979.
作者简介
潘怡蓉博士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是中国神学研究院林高杰德教席副教授。她的研究范园以灵修学和实践神学为主,并且指导整合论文。父亲为怡蓉取名时,写了一幅对联:“怡心读书,静若芙蓉”。她的生活很简单,最享受不停学习与读书,更喜欢一个人安静把一些事看清楚与想一想。平日的生活只做些琐碎小事:绘画与赏景、听人聊天说地、欣赏大自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