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和现代科学(下)——人类的起源

 

 

 

文/吴家望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

上一期我们为读者介绍,西罗德博士在新作《科学神学:科学智慧和圣经智慧的汇合》中,以科学资料直接和圣经《创世记》对照,发现《创世记》第一章上帝创造天地的简明记载全部被证实。现在我们继续介绍他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化石学的证据

 

一百多年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了无神论者的挡剑牌。如果单细胞动物变成复细胞动物,再变成鱼类,再变成爬虫、走兽、猿猴到人类,那就不需要创造万物的神了。但最近几十年来,化石学的进展正从根本上质疑进化论。化石学的资料证明,在寒武期(Cambrian Period, 5.6亿年前)前,三十多亿年中单细胞动物都没有进化成复细胞动物。一到寒武期,突然所有和今日相似的水生动物都同时出现了。水生动物又有一亿多年没有演变,突然飞虫和爬虫都同时出现了。爬虫又爬了一亿多年没有进化,到了三叠纪(Triassic Period, 2.5亿年前),突然飞禽走兽都同时出现。这大量的化石资料所证明的,基本上和《创世记》所记载的符合。

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这儿谈化石学的细节,我就介绍两个有趣的故事。如果进化论是有道理的话,那么这个漫长的动物进化历史上应该留下许多动物转化过程中“半牛半马”的化石。在世界上现有的几百万化石标本中,科学家一百多年来居然发现了一种“半虫半鸟”的化石。进化论者把这既像爬虫又像鸟的化石当成宝贝,给它取名为archaeopteryx。大英博物馆把这个标本单独锁在一个专门的柜子里。这些进化论者一定是不读圣经的。《利未记》在介绍飞鸟时提到一种鸟名叫角鸱(《利》11:18),在介绍爬虫时提到一种爬虫名叫蝘蜓(《利》11:30)不同版的圣经对这两种动物都有不同的翻译法,有一本圣经干脆说它无法翻译。在英文版圣经里,角鸱被译作bustard, barn, screechowl, waterhen, owl等,蝘蜓则被译为chameleon, mole, treetoad等。

如果我们查看希伯来文圣经,这两种动物,一鸟一虫,同名同姓,都叫作“tinshemet”。为了这两种动物,现代科学家争论不休,圣经翻译家愁眉不展。可是三千多年前,圣经上已经告诉我们,这半虫半鸟的archaeopteryx就是tinshemet!

二十世纪初,美国国家史密逊博物馆馆长是瓦尔考特博士。他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化石考古学家。有一年,他带着马队到位于加拿大洛矶山海拔八千英尺的波基斯关去挖化石。5.5亿年前地球的东西两大陆地盘相撞,形成了今天的洛矶山脉。波基斯关地区在洛矶山脉形成之前是万物丛生的热带沼泽洼地。两大陆撞击造成奔腾的淤泥,埋葬了一切水陆生物。多年后淤泥沉积变成化石。因为那淤泥非常细腻,不但动物的细小骨头的形状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连动物的内脏也都能从化石中看得清楚。

当瓦尔考特博士挖到这丰富的化石库时,他大吃一惊。他做梦也没想到现代地球上所有动物的基本体形,从单细胞动物到有眼、有鳃、有肢体、有内脏、会爬会游水的动物,他都能在这个5.5亿年前的化石堆里找到相似的标本。他收集的六万个化石标本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在5.6亿年前(寒武期),地球上只有最简单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绝对不可能在短短0.1亿年中进化成为会爬会游水的动物!这些生物都是爆发性地突然出现的。可惜当年达尔文主义风行,几乎每个科学家都不得已要相信进化论。瓦尔考特虽是个基督徒,也不例外。他的大科学家的地位使他没有勇气宣告他的成就,向进化论挑战。这些出土的珍贵的化石标本,又被“埋”入博物馆的仓库。八十年后才被一个研究生发现。

 

 

不能回答的问题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有很大的进展。科学家懂得越多,就越感到生化作用的复杂和奥秘,不能解答的问题反而更多。这里我们不是谈论飞行太空的大火箭,而是小小细胞内部的复杂结构。从前科学家认为,在有关细胞作用的问题上,他们能解答百分之五十。现在科学家则承认,能解答的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我们知道每个细胞核内有一种成份叫基因(DNA),是储藏遗传资料的仓库。细胞学家发现,每个海藻或原生动物的细胞含基因比人的细胞高一百倍。科学家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个原生动物要储藏这么多的遗传资料?为什么一个不成形的原始动物要储藏与脊椎及关节有关的遗传资料?

请再看一个有趣的例子。研究眼晴功能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包括蚯蚓、昆虫和脊椎动物在内的,体态不同的,在遗传系列上无关的五门(系列)动物中,都存在一组控制眼功能发展的基因,叫Pax-6。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推翻后,有一种所谓汇合进化论(Convergence Evolution)出现。用这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Pax-6基因是各门动物多年单独演变而巧合的共同结果。那么这五门动物都得到Pax-6的机会如何呢?

基因是由氨基酸(aminoacids)串链而成的。每个基因链中有130个氨基酸。因为可用的氨基酸共有20种,所以可能存在的不同基因就有20130种(约等于10170种)。这Pax-6就是10170种基因链中的一种。那么每一门动物独立演变而产生Pax-6的概率(probability,可能性)也就是10170分之一。这五门动物独立演变而全部都产生Pax-6的概率(机会)是(10170)5=10850分之一。我们如果要把10850直写,这850个零会填满一整页。既然这概率等于零,那么这单独演变的说法就不合理。因此这五门动物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他们唯一可能的共同“祖先”只有寒武期前的无定形海绵或单细胞的原生物两种。可惜这两个“祖先”都是没有眼睛的!那么是哪一位先知的设计者把控制眼功能的Pax-6安排在这没有眼睛的单细胞原生物中呢?他不是神,是谁?

 

 

宇宙没有这样的耐性

 

现在我们了解了细胞的复杂结构,我们再回头来看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当年不能回答的问题之一,是单细胞动物的来源。1953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米勒从实验中制造了氨基酸,第一次从无生命的有机化学原料中造出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哈佛大学诺贝尔奖得主生物教授瓦尔特,在《科学美国》期刊(1954)中撰文赞扬说,只要有充分的时间,不可能会变可能,可能会变肯定。二十五年后,《科学美国》推出了《生命起源》特刊,并回收(retract)和纠正瓦尔特教授的文章。为什么一个科学权威会错呢?正像他说的,只要有充分的时间,不可能错的也会错。二十五年中,科学家懂得了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可能变成不可能了。据摩罗维奇教授推算,如果全靠机会,把宇宙产生以后的全部时间(160亿年)都用完,也变不出一个细菌,更不用说单细胞动物了。

无巧不成事。瓦尔特教授的见解是被哈佛大学的另一位教授驳倒的。化石学教授巴古恩在1970年发现了一块35亿年前形成的细菌和菌藻的化石。我们知道构成氨基酸的碳和水是38亿年前出现的。这么说来,碳和水一出现,生命就接踵而来了。如果宇宙很有耐性地等待氨基酸演变成生命,那么今天地球还是一个大石堆。有人说,这是上帝开我们的玩笑,把化石埋在地下,让我们慢慢去找,慢慢去思考。谁有本领开这样的玩笑?他不是神,是谁?

 

编注:本文作者对地球年龄和人类起源的观点,属于“渐进创造论”,基督徒科学家对创造论另有“新近创造论”和“神导进化论”两种观点(见本刊13期11-13页)。

 

作者多年前来自上海,是数学博士,联邦政府资深数学统计学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