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票

 

 

 

 

 

文/临 风

 

 

 

不完美,仍值得学

 

公元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可能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在历史上受到最大的一次挑战。我们可以想像一些国家正在嘲笑民主制度的缺乏效率,甚至批评美国法庭的闹剧。现在大局已定,让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到底这个事件对我们有些什么启示?

当竞选双方打平手时,民主制度确实难以决定谁是赢家。在这种情况下,法庭便成为解决争端的终极权威。在面临这类重大难决的案件时,社会秩序所赖的法律制度往往有些进退失据。因为法律的规则需要人来诠释,律师的辩护水平和法官对法律的诠释,往往成为决定性的关键。这次的经验告诉我们,连法官们对法律的解释也无法统一,所以最后无论判谁胜利,总有许多人心怀不平。

在美国三权分立的宪法下,法院的权力至高无上。然而法官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可是他们的判决就是最终的权威,有人因此称之为“皇权法庭”(imperial court)。所以,即使是在民主与法治的前提下,法官本人的品格与素质,仍然是维持法律体制完整的一大关键。我们看见,要走民主化的道路,必须保护司法的独立(司法不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更重要的,这不仅是个制度的问题,它还是人的素质的问题,是长期文化薰陶的产物,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当年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就说过:“我们的宪法是为有道德心,有宗教信仰的人设立的,对于其他人,它不适用。”

这次总统选举,双方的嘶杀声虽然非常激烈,但都是在法律范围之内,也都是诉诸于法、理,这是民主社会可爱和可贵之处。他们除了争权力,争公平,争法律体制,争不违背国家利益以外,还突出了争取民意和争取形像。更要紧的,这次事件突出了政治人物“格”的重要。一个没有了格的政治人物将得不到民心,也就没有了政治前途。这次选举的结果也让我们看出,保守与前进两大意识型态将美国一分为二,好像两个不同的国家,这表明,美国这个国家正处在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前途充满荆棘。

美国的民主虽然并不完美,但仍然突出了对民权和对体制的尊重,这是值得中国人学习的。这次选举也提醒了我们,每一张选票都是重要的。作为社会的一员,选举不但是权利,更是义务,是社会每个成员的责任。

 

 

一票可以改变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一张票可以改变历史的事例并不少见。

1645年,一票之差使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得到了控制英国的权力。1776年,一张票决定了美国的官方语言是英文,而不是德文。1845年,也是一票之差让德州成为联邦的一员。1875年,一张选票决定了法国从君主体制变成共和。同样地,1923年因为一票之别,使得希特勒成为了纳粹党魁。

美国全国有投票权的人超过一亿,在总统选举中投票的超过五千万。结果几百票的差距可以决定谁做下一届总统,可见民权的可贵。我们实在不能妄自菲薄,以为一张选票算不得什么,或者一个人的力量算不得什么。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两个人的投入,可以改善环境,可以改变历史。当年“南京大屠杀”时,就是少数几个美国和德国的宣教士及友人的努力,在“南京安全区”保护了卅万中国同胞,免于作日本屠刀下的冤魂(注一)。

如果几位手无寸铁的宣教士可以面对强权,又有谁能说,我不算数呢?尤其是在民主体制之下,人人都敢于不随同附合,不随波逐流。这种个人主动性所产生的力量,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力,也是专制国家中最缺少却又最需要的。

我们华人在海外是少数,语言能力又较低,或许自认为自己没什么作用,因此往往于当地社会疏离,不积极地参与。在工作场所也是一样,只管安静地做自己的事,其它啥事我一概不关心。这种与世无争,也与人无争的态度,其实是小看了自己。但愿这次总统选举事件能提醒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能够在社会中力求发声,并期望对社会(学校,社区,教会)有所回馈。

因为一人一票,因此人人平等。因为一人一票,因此每票皆算数。因为一人一票,因此每票皆可贵。因为一人一票,因此人人皆受重视,而且彼此尊重。这不就是民主的真谛吗?

 

 

注一:请见《1937,南京大救援--西方友人和国际安全区》,尹集钧着,香港新大陆出版社199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