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欧氏平面几何,是建立在五条公理之上的,而这五条公理是“不证自明”的。

 

 

 

文/郑明权

 

 

 

一、人有多大胆?

 

人类生活在一个具体的有限制的时空当中。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人类是有限的,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尤其让我们无奈的是,我们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然而纵观人类历史,我们看到,人类总是渴望突破自身的有限性,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地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都会看到这种渴望、冲动与实践。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人类科学与技术飞速地发展,把人类生活带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世界。但是,自始至终,我们也无法完全改变我们的有限性。我们可以延长生命,但我们仍无法达到永恒。一个新生儿依然长大、衰老,最后死亡。我们可以以克隆(Clone)的方法,“生产”克隆羊或其它生物,但我们无法创造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单位--细胞。

有些时候,我们会过高地估计我们的能力,甚至认为只要不断地创造,人类最终能摆脱被限定的命运。就是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就有过这种实践,“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是,人就是人,神话很快被打破了。但那场运动造成的痛苦,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

于是中国人重新回到现实中来,有了著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怎么“检验”?只有实践。所以,一切理论,不能被证明,或者说不能被实践所检验,就不能称其为真理,这个观念就牢牢地占据在我们的头脑当中,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南。也因此,当有人向我们传福音时,我们会本能地反问:“上帝存在吗?你能证明给我看吗?如果你能把上帝证明给我看,我就信!”由此还会引发许多问题。上帝是真存在的吗?人类的实践可以证实上帝的存在吗?

 

 

二、什么是真理和实践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实践”。首先,真理有不同层次的定义。一般是指真实本体的存在。我们的实践,是对这些真实本体的观察,以及对其内在规律的逐步认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真理不依据人类的实践而存在,我们的实践只是让我们知道了真理的存在。

比如说,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太阳,不管人类去不去观察太阳,它都会存在并发光。我们对太阳的观察与研究,只是让我们知道了太阳存在的事实,并使我们了解了太阳发光的规律。

其次,人类的实践是受限制的。由于人类本身受到其所处的时空限制,因而人类的实践也是有限的。 虽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实践的范围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入,对真理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但由于人类的实践仍然是有限的,依据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科学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以及一些连接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Stephen W. Hawking)。我们对真理的认识可以不断地逼进,但永远无法完全把握。

一方面,反映真实本体的人类意识,总是在指导着人类的实践活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例如电脑网路,无一不是人类意识指导下的人类实践的结果。

另一方面,人类意识当中,有许多对真实本体的反映,无法获得实践的验证。比如,欧氏平面几何,是建立在五条公理之上的,而这五条公理是“不证自明”的。这种例子在科学上不胜枚举。

这些不证自明的定律,给我们人类宿命的感受。当我们人类不断地探索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在那冥冥宇宙之中,上帝在向我们摆手,但我们人类却无法掌握、证实。这正是造物主上帝对人类的启示。

 

 

三、如何冲破时空的束缚?

 

上帝对人类的渐进启示,使人类逐渐地认识宇宙的博大精深。许多时候,当人类在实践中碰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却能被一种超自然的外来力所启迪而获得灵感。有机化学里苯环的发现,正是这样一个范例。苯环的发现者在研究苯的化学结构时,碰到了一个难题──苯的空间结构。正当他百思不解的时候,他从梦境当中得到启迪,把苯的六个碳原子首尾相连,组成一个环状结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苯环的空间结构,奠定了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基础,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人类处于一个有限的时空当中,人类的实践,也只能在有限的时空当中去完成。但我们人类的意识,有时却能冲破这种束缚,去反映真实本体的存在,反映真理,这些正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而成为人类意识的一个来源。谁也没有见过上帝,但整个人类都有上帝的概念,这个独特的人类意识,正是得自于上帝的亲自的启示。

又比如说“人类心灵的拯救与归宿”,是人类实践所无法达到的,但却普遍地存在于人类意识当中,是我们人类无法用实践活动获得证实的真理。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以真理的荣光显现在人类当中,使人类得到最终的盼望与拯救。

认识上帝是智慧的开端。圣经清楚地向我们阐述了,上帝是整个宇宙的本体,是真理的根源。人类正是在这个本源之下展开自己的实践活动,每个人自身也是在这个本源之下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作者语:特向新奥尔良华人浸信会的杨腾等弟兄致谢。他们在诸多方面向笔者提供了帮助,并订正和修改了本文。)

 

 

作者来自中国,现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基因治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