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的故事/邓达

 

门内那一片苍绿,是生命的象征。诗人渴望进去造访,终因犹疑而却步;在门前企望良久,却不曾叩门。

 

 

 

文/邓达

 

 

 

一、引子

 

记得以前听圣桑的《引子与回旋幻想曲》,当主旋律一步步地展开又再转回的时候,仿佛有一个隐身人在那里徘徊,迟疑而又情不自禁地独白。而我便逃遁于凄美的思绪里,以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觅再寻觅,纵然没有答案。

许许多多的疑惑当中,有一个是关于“门”。

每一个家,都有一道门。门里门外是两个世界:门外可能是疾风冷雨,门里边却是宁静和温馨;走出去可能要面对的是一天的纷扰,走进门内,安宁便油然而至……

人的一生,也要经过许许多多的门;每跨过一道门,就走进一个新的天地。

自然,每个人都有一个门的故事。

世事远非简单,门的里边,可不都是欢声笑语。门外的世界不说,门里边也会出问题。常常地,我们的心便生出迷茫:这扇门会为我而开吗?门里边找得到欢乐和平安吗?

地上的门尚且让人生出诸多疑惑,那通往永恒的门又如何呢?

诗人戴天曾经望门兴叹,写道──

月下门的双扉

紧锁着

松柏的苍绿

而且推开了

外来的路。

没有人知道

哪里来的足迹

深深地

在檐前

停过。

门内那一片苍绿,是生命的象征。诗人渴望进去造访,终因犹疑而却步;在门前企望良久,却不曾叩门。

卡夫卡也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注1)。一个乡下人,有一天来到“律法”门前。门是敞开的,里面透出光亮来,而四周却越来越暗。那乡下人想进去,却无奈地受阻于门前的一个看守。他余下的一生,便消耗在尽力讨好甚至贿赂这个看守。可一直到死,他都没能进去。但最为残酷的,是他临死前听那个可憎的看守说:“这门是只为你开的,现在我要去把它关上了。”

卡夫卡一生书写的尽是失败和恐惧,他却成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笔下真实的感受,令芸芸众生心有戚戚焉。因为现实中有如此多人,如他笔下的人物一样,仿佛已看到光明,却没能找着真正的门路。生命的残酷,莫过于此矣!

谁可以接续卡夫卡,把这个门的故事讲下去?谁可以改变我们这些门外汉的命运?谁可以将悲剧变成喜剧呢?很多的时候,我们就像是在死人中寻找活人,找来找去,到头来,在无数的声音、符号、主义纷纷扬扬之后,我们还是只有面对失败和虚无。

 

 

二、回旋

 

小时候我喜欢模仿电影人物思索的模样,没事就背着手踱步。书一年年地读上去,疑问越来越重。表面上嘻嘻哈哈,内心却没有释放,没有快乐。关于人生,关于我,关于世界,太多的事让我困惑、回避。

1994年去香港,孤身漂泊异乡,也开始心灵上的自我放逐。那时候生活很颓废,每天上网,看杂书,听音乐,不务正业,却常常熬夜到凌晨。放纵的结果,内心却没有自由,没有平安。

有一天,我决定要自我拯救,就跑去中环买了一本中英对照的圣经,想在里面找到安慰,找到火花,激励我的人生。在圣经里,耶稣的举止让我羡慕,他的言语也让我佩服。不过,他只是一个遥远的英雄,跟我似乎没有关系。

圣经说“寻找的,就寻见”。有一天中午,我还是依然故我,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头重脚轻地走上大学餐厅,准备吃Brunch(早午合并餐)。还没走到门口,不料却被两个乖乖样的同学把我带到一边,问我知不知道耶稣是谁,愿不愿意认识他。看着他们一脸的诚挚,我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也还是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认真地应对他们。

“如果你愿意认识耶稣,好不好我们一起祈祷?”谈了不久,那个秦同学突然问我。“好吧。”我不大情愿,可还是同意了。所以三个人就坐在房顶的露台上,楼下是车水马龙,我跟着他们祷告。那是一个很神圣静谧的时刻。有一阵微风拂面,也吹进了我的心中。上帝找到了我。

但是,我的心却不肯降服。后来他们找我去团契,我去过一次就不愿再去了。我放不下自己的骄傲(跟他们那些小毛头相比,我可是个博士生呢),也放任惯了,并不情愿改变自己。为了抵挡他们诚恳的邀请,我不知道从哪里搬出奥古斯丁的藉口来对付他们──“我要信,但不是现在”。这一招果然管用,他们不再发邀请,只是说要为我祷告。

我呢,心中好像卸下一个麻烦,却多了一份罪咎感。我所引用的,其实应该是奥古斯丁一生最懊悔的一句话。上帝的门,里面是光明,已经为我打开,但是我的心却迟疑了,却步了。我好像那个胆怯的乡下人,被怀疑抓住:我,可以进去吗?“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注2)。”我恨恶自己里面的黑暗,却又害怕进入光明。鲁迅笔下的影子,最终选择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呢,又会如何?

“这扇门通向光明,通向生命;这扇门为你而开。你愿意进来吗?”我听到这声音在召唤。

 

 

三、光中

 

又经过两年多的彷徨,以及自我寻觅、自我放逐,终于走到尽头。我看到自己实在是满身罪污,靠着自身的努力,没办法改变自己。我终于俯服下来:“主耶稣啊,求你救我脱离这一切的黑暗!”

圣经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壹书》1:9)这是真的!虽然这时我已回到国内,神却为我预备环境,有弟兄姊妹走进我的生活,让我再次感受到神的爱……有一天,走在广州的校园里,心中忽然唱起一首诗歌:“我生命已有了奇妙的大改变,自耶稣来住在我心。”于是,我和妻子一起受洗归主。

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说:“Late have I loved Thee, O Lord!”(主,我爱你太迟!)因为:在神光中,我得享喜乐。“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的门内。”(《诗篇》122:1、2)因耶稣的圣名,我残缺的心灵得蒙医治,可以欢欣地走入圣殿,赞美神。

在神光中,我得到平安。“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马书》8:35)因为耶稣的爱,我可以“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6)

在神光中,我得到盼望,“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希伯来书》11:16)“你看父赐给我们的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约翰壹书》3:2)

在神光中,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抵挡诱惑的力量。“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希伯来书》12:1、2)

 

 

四、尾声

 

有一首朴实的诗歌这样唱道:

“一门,只一扇门,

但它有两面,

我在里面,

你在哪一面?”

是的,这扇门通向光明,通向生命,这扇门为你而开。你愿意进来吗?

 

 

注:

  1. Franz Kafka, Vor dem Gesetz.
  2.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

 

 

作者来自广州,现在纽西兰一所大学任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