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天上的阶梯

 

 

 

文/盐光

 

 

 

(一)

 

去年8月份听到一个消息:我的一位同学因脑出血而离开了人间。她才48岁,正当年华,在公司担任要职,工作上干得很出色。而且,她平时身体很好,也很注意锻练,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出事的那天早晨,她同往常一样,吃完早饭就离开了。就在路途中,她突然感觉不舒服,然后被送进医院,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所有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悲痛万分,同时不得不感叹人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仅两三年时间,我们的同学中,就有四位相继去世。他们年纪都很轻,有一个是车祸意外死亡,另外两个是得了绝症。这实在是很令人难过的。

为此,同学们在网上写了诸多的帖子,有悼念同学的,但更多人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感叹和绝望,而且呼吁:“活着的人要好好活啊!”接下来,就有人提供如何保养身体、如何让自己活得快乐的方法。

同学的猝死让我很伤痛,可是看到这些帖子,我感到更加忧心和悲哀,不由地写下几句话:

 

生命是个谜,

人的生命更是谜。

出世的啼哭,

为何忽而

变为离世的悲泣?

 

看着生命发芽、成长,

像朵花儿,灿烂稍时,

又像一片落叶飘去。

捕捉不到一点影儿,

哪怕是叹息。

 

不知灵魂去向的生命,

不知自己承载的灵

是通向天上的阶梯。

即使活着也是悲哀,

存在等于空虚。

 

请,别让满足肉体的世界

贿赂了灵魂;

别让沉睡堕落的灵魂

也随同肉体

一起逝去。

 

站在墓碑旁,

散落下的眼泪和悲伤

是要提醒一个问题:

人生的去向,

在哪里?

 

 

(二)

 

我第一次对死亡有恐惧感,大概是在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被邻居的哭声吸引,原来邻居的奶奶过世。当一个我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突然间躺在地上不动,别人告诉我说她“死了”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死亡”的意思,便惊恐地拔腿就跑。

还记得那天我跑了很远,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我坐在马路沿上,一个人静静地想:“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到头来不也是这样死掉吗?再也看不到亲人和朋友了。可是别人照活、地球照转啊,我却永远消失了。”

从此以后,死亡的恐惧常常困扰我。每当我无法摆脱时,我就会买一张电影票,看一场电影,就不再想了。我不敢将这种恐惧告诉长辈或朋友。我猜想没有人会有我这样的念头。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没有人不怕死的。

后来我经历了一些事情,加上对生命的绝望,导致我的个性充满了“自杀”的倾向。稍被一些事情激动,我就会想到“去死”。我想人人早晚都得死,早死比晚死更好,不必在世上经历那么多的痛苦,而且每天似乎都在等待“死亡”的来临。

有一次,母亲因为我想以安眠药结束生命,而气得嚎啕大哭。面对母亲伤心的眼泪和凄苦的眼神,我的心软了。虽然以后没有再做出类似的轻率行为,但我的内心,并没有消除“轻生”的念头。

想“死”,却为了别人又不能“死”的痛苦,真是难以形容。有人说:“有勇气死,就应该有勇气活嘛!”这话说的不对。可以有勇气死,因为“死”只是瞬间的事。而活着却不然,要面对的是几十年的困难、忧伤、痛苦、甚至病痛和饥饿(尤其在物质极缺乏的时代)。若幸不横死,最好的结果,也是经过老病折磨而死!

最近,新闻报导中国中科院的一个博士生跳楼自杀,年纪26岁。在他的遗书中,他直陈自己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前几天,北京航太航空大学的一位老师也自杀,也是坠楼身亡,年纪36岁。

据报导,去年上半年,北京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25人,其中有10人为自杀。北大在三四个月当中,相继有三名学生坠楼自杀。

根据中国卫生部报告,自杀是中国排名第五位的死因,每天约有685名的中国人自杀,每年有25万人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每年至少还有250万到350万之间的人自杀未遂。

看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三)

 

常言道:“人死如灯灭”。人人都知道肉体必死,且化为乌有。所以有些人“及时行乐”,有些人悲观厌世。假如生命真的“死如灯灭”,那么人生的确没有任何意义。再有钱财又能怎样?无非养肥了肚皮;活得再仔细又能怎样?无非延长几年寿命,可能还不一定延长得了;再有地位和名誉又怎样?不是也要同无名小卒一样,只有七八十年的岁月么?

有谁的肉体可以长存的呢?古往今来无数个帝王将相,都想尽办法求长生不老,到如今谁不是一抔黄土呢?

有一对老夫妇是我的朋友,今年已经80好几了。有一天,那个老婆婆对我说:“我是活一天算一天了,能玩就玩一玩,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一觉就醒不过来了。”说话的口气很无奈,也很悲凉。从一般人的角度看,这对老夫妇活到80几岁,值了,够本了。然而,如果我们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人生活到100岁、200岁,就够了么?就算值了么?

在活着的人看来,自杀的人很愚蠢,早离世的人很可惜。“能够活着”就是幸运,就是幸福,因为活着的人多了在世上享受的日子。正因人生短暂,所以人要吃好喝好,好好保养身体,好好享受人生。

这样想的人似乎很聪明,这种活法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这种人没有枉费在世上的时光。享尽天下之福,不就表明人生过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么?

但实际上,这种人更为可怜。因为,第一,他是人,不是动物,而人是有灵魂的,怎能活着只为肉体?人的肉体再怎么保养,怎么享受,怎么拥有权势、学识、金钱,人还是要归于尘土的。“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传道书》5:15)

第二,他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所以,就不知道如何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有钱,就会很慷慨、善良么?人有知识,就会很懂得如何做人(做儿女,做妻子丈夫,做父亲母亲,做朋友)么?人有地位、权势,就能给社会带来贡献么?

第三,人的肉体化为尘土,而人的灵魂归向哪里?他对此一无所知。

据说德国大哲学家康得,在年老的时候,给他的挚友写了一封信说,他进行过很多的探索和研究,但事实上,他一生所要搞清的问题,只有四个而已:第一,人是什么?第二,人可以知道什么?第三,人应当怎样行?第四,人有什么盼望?

其实,这是大部分的哲学家都必须探讨的。他们必须探讨:

一、人是什么,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

二、人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也就是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活着才有人生的价值?

三、生命终极的问题,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生命的依归在何处?

很可悲,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到死也没能够知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四)

 

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答案的。

圣经告诉我们:“叫人活着的乃是灵。”(《约翰福音》6:63)叫人活着的是灵,肉体只是生存的状态。灵若离开了,身体就是死的。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创造天地万物的造物主,放在人的里面的。所以,人的生命不是单指有饥饿温饱感觉的肉体,更指人的灵魂。

然而,人可怜之处就在于,活着时,只关注肉体而忽略灵魂。

耶稣在讲道时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接着又讲了一个比喻:“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罢!’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加福音》12:15-20)

这个财主,不但会赚钱,而且也很会理财,更善待自己的身体。他的问题不是因为他太有钱,而是他只为自己的肉身计划,却从来没有考虑灵魂的去向。他心里只有今生,却忘记了,人的生命并不掌控在自己手中,盘算得再妥善、再细致,也是没有用的。神有能力赐人生命,也有权收取人的生命。因为,“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约伯记》1:21)

而世上的人生哲学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人应该吃吃喝喝、享乐逍遥,“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天和后天”;另一种是,生命苦短,应该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或者努力赚钱,免除后顾之忧,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而实际上,这两种倾向,都使人处在“自欺”和“被欺”之中还不晓得。“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24-26)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肉体死后,灵魂是不死的,也就不知道生命的归宿在哪里,也不会为灵魂的去向而忧虑;如果一个人不知道生命的归宿在哪里,那么他就无法知道人为什么而活,而且活着有什么盼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他也就不知道人应该怎样活……

人若没有神的启示,是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不会知道自己灵魂的去向;没有神话语的引导,人更不会知道,应该怎样活着才有价值。神怜悯人,不忍心看着人的生命陷在虚谎中。他就像一个爱孩子的、苦口婆心劝导孩子的父亲一样,将他爱世人的心和所有的话语,都写在了圣经里,好让人跟随他,进入到永生的乐园,灵魂免受地狱之苦。

在他的启示里,他详细地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从哪里来,死后要往哪里去,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并教我们过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他的恩典很公平,那些愿意到他的面前,接受他的人,他就拯救和苏醒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活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曾经绝望多年的我,已经接受了他。亲爱的朋友,你呢?

 

 

作者来自中国辽宁,现住洛杉矶,从事进出口贸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