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与生命

 

 

 

文/方仁念

 

 

 

亲爱的T儿:

 

每次到你们家去,我总要搬回几盆半死不活的花草来抢救。奇怪的是这些植物放在我们家(媳妇戏称之为“奶奶医院”),呆上一两个月很自然便起死回生了。你总要问我“老妈,你又没学过园艺,究竟有什么窍门能使生命繁荣?”正因为我的确没上过园艺学,所以什么“道道”也说不上来,只得每次都花好大劲儿,把这些植物搬来又运去。

最近我下了个决心,把我们搬新家以来一直堆积在那儿的资料整理出来,不至于要找一样东西,便翻几个小时。无意中翻到林治平弟兄两三年前到普林斯顿校区查经班讲道的记录。第一天他讲到要犁田,准备好心田。这道理在当时并不对我有什么特别的启发,如今却象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门,实在觉得犁田和生命的成长有很密切的关系。

家栽的植物固然谈不上犁田,但翻土和清除杂物还是十分重要的。看看你家的植物盆里,什么都有:亲家公的茶叶渣,小孩的口香糖,客人的烟灰烟屁股……这些原本是人们各自喜欢的东西:亲家公嗜好喝茶,听说茶叶渣是极好的肥料,于是每天不断好心地施肥;孙子孙女爱好口香糖,想来盆里的花花不会拒绝吃糖糖;客人在海阔天空之际,抽上两支,腾云驾雾,赛似活神仙,一时找不到烟灰缸,想想烟蒂还是好除虫剂,不觉一撒一大把。我每次从你们家搬回来需要抢救的植物,总要化一番功夫去清理,怎能想象在这些垃圾的重压下,生命能得以很好地成长?

每次我望着这些既没有叶子、更没有花儿果儿的可怜的枯枝,常常深感对上帝的亏歉,因为自己内在的生命便是这副模样。而我们却时常还有一种误解,以为管收割的是主,叫生命成长的是神,于是一切只管交给祂就是了,依靠祂就是了。自己可以不管犁田,不管结果,生命再枯干、再丑陋,没大关系,我反正已经是个基督徒了。岂不知主耶稣在世时便明明说过:“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象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翰15:6-8)

既然成了枝子,当初一定有生命在里面。是的,作为基督徒,我们当初都悔改、认罪,接受了一个新生命。生命的成长自然靠圣灵的浇灌,问题是怎样得到圣灵的同在。就让圣灵像你们家那可怜的植物一样,挤在人们原来各自喜欢的杂物、垃圾当中吗?他能茂盛而不干枯吗?这样的心田已经负荷了一切旧的重担,哪里来能力供应新生命的发育?最后原来已经得到的生命也只能成为枯枝,拿来扔在火里烧了。

我们也常以为新旧可共占有一个心房。你不是常喜欢说:“神作为神,祂该是大度的。”意思无非是说神应该可以和旧的东西、反对祂的东西和平共处。不对!“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翰3:6)这里没有和平共处的余地。一个人成为基督徒,却发现自己的喜好、口味毫无改变,那可以断言他内在的灵性生命一定有问题。

若是说自己向来所向往、热衷的东西,是心田上必须搬开的“石头”、“垃圾”,那么自己向来所习惯的事情,便是那已经板结了的土层。若不把这土层翻松,没有新的毛细管渠道的形成,再好的营养也无法供应生命的需要。

最近在我们教会的退修会上,我最感动的一个见证是一个刚受洗不到一个月的姊妹作的。她说自己近来的生活不很顺利,因此时常向神祈祷,但神没有垂听。她便想到自己不该把个人的事放在第一,应该把神的国和祂的义放在第一,于是就像套一个程式似的,讲上几句套话,急急忙忙地讲完它,只是为了引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正文。谈到这儿,她难过地流下眼泪。她说耶稣这么爱她,为了她的新生命付出了一切,而自己却那么自私,重视的不是生命而只是利益。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深深地震动了我的心。往往做基督徒的时间愈长,愈习惯在祷告中加上一些套话,有口无心地念经,其实心中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事,并不真爱神和神的国。而由于灵性上的惰性,我们都习以为常了,还自以为灵性生命状态不错。结果只有这位年轻的基督徒,真心忏悔在神的面前。那谁是跑在前面,能真正领受灵性生命飞速成长的福气的呢?

作为基督徒,我们是有福之人,因为圣经常警戒我们要防备自私、贪婪、忌妒、奸淫等危险的毛病夺了我们的性命。但往往能打倒人的敌人,并不是这等毛病,而是自己内在可怕的惰性。对自己坏习性的认同或是知错不改,才会真正打倒了你自己。因为这样就永无机会让新的生命突破老的你,而生命的停滞意味着死亡的到来。所以你若习惯了停止聚会,习惯了不读经、不祷告,习惯了只在祷告中说套话,而没有跟神感情与心思的交流,那这样板结的硬土是难有真的基督生命的。

因为我自己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时有起伏,有时会感到比较丰盛,有时便马上又感到相当枯干,于是便写下这一段,与你  我亲爱的孩子分享。我们该不忘犁自己的心田,把自己向来喜欢的“石块”、“垃圾”快搬走;也要勤于犁松那向来板结的硬土,将向来习惯的坏习性丢弃。“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土地、所建造的房屋。”(林前3:9)既是与神同工的,就该与神同耕耘自己的心田,让它早早多结生命的果子。妈妈相信你会好好思考这番话的。

 

作者来自上海,现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学社做访问学者。

本文是一位母亲《写给未成年孩子》一系列书信的第六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