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灵之锚是否抛向了“看上去很美”的虚浮之地?
文/风间
中国古人有云:“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说的是,每当船只航行遇到大风,难以靠岸停泊的时候,它的安全就完全依靠锚了。所以,战船或海船的锚,有的重量达到上万斤,且一艘船会同时配好几副锚。锚一般会抛进水里,或抓住岸边以固定船只。
我们的人生不也像那漂流在茫茫大海中的一艘小船么?在漫漫旅途中,若船离岸甚远,而海中心又忽然起了风暴,就等于是人生中那些苦难试炼陡然临到的日子,那时你抛下的锚是否牢靠坚固,将决定着你人生之船是浮是沉,以及是否会迷失在这浩瀚大海里。
电影《霍比特人3》,讲述的就是在恢弘的背景下,一个个小人物面临生活中各种转变时所做出的选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之锚,指向他们最渴望或最信靠的事物。当风浪袭来时,有的人守住了锚的指向,有的人却偏离了航线,随风雨飘摇。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利器,有可能撬动某些人的心灵之锚,使其偏离正确的航道?又是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某些人坚固自己的心灵之锚,直到取得胜利呢?
利器之一:环境
弓箭手巴德的心灵之锚,是他的家人和长湖镇的居民们。
在《霍比特人2》中,贫穷的巴德独自带大3个儿女;他被贪婪的镇长所恨恶,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起来。作为一名弓箭手,他保存着前人遗留下来的屠龙弓箭,虽然这支利箭平时被用来晒鱼干,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所以,当巨龙肆意毁坏长湖镇时,巴德站了出来。
在这场人与龙的对战中,巨龙史矛革无疑很看不起这群微小如尘埃的人类,于是,在杀戮之前,它决定先戏耍一番。
它先用欺骗和谎言对巴德说:“你是被抛下的。”这时,巴德只要稍微低头,便会看到仓皇逃窜的人群;稍微转头,就会发现身边没有一个战友。但巴德有一颗勇敢的心,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没有被抛下!”随即投入战斗。
而后,巨龙开始威胁:“我要让你亲眼看到你的儿子被活活烧死。”那个私自爬上来,将弓箭递给父亲的孩子的确很勇敢,多亏有他,巴德在弓被毁后,找到了一个射箭支点——儿子的肩膀。
巨龙的威胁字字钻进孩子的心里,当他感觉到背后越来越灼热的气息时,禁不住想转头看看。但巴德阻止了儿子,对他温柔地说:“孩子,看爸爸这里。”幸亏,小男孩没有转头,不然,一定会被火龙吓得腿软,又怎能撑起这至关重要的一箭呢?
最后,巴德凭借这一箭,杀死了恶龙,拯救了镇上的人们。
这样的绝地反击,在电影里看着舒畅,可若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当年以色列人出埃及,也面临过同样的处境。面对高大的城墙和其中的巨人,他们被环境吓住了,不敢去攻取迦南地,结果在旷野多待了40年。
环境常会让人颤抖、失望、恐惧,面临恶劣之境时,我们只能注目看耶稣,定睛在心灵之锚——上帝的方向上,尽力而为;如此,才可能像巴德那样,有机会胜过邪恶的巨龙。
利器之二:金钱
在影片里,有几个被金钱迷惑的角色。
那条巨龙守着如小山般的金币,即使金币对它并没多大用处,但它是绝对痴狂的守财奴,不愿别人拿走一块钱;河谷小镇村长在巨龙袭击村庄时,为了自己的财产,宁可牺牲别人的性命;那个马屁精是墙头草,谁得势就拍谁的马屁,在战场上装作妇孺,逃难时不忘顺走金币。
不过,最引人深思的角色,莫过于矮人国国王索林了。
索林本是一位勇敢、正直、善良且有领袖意识的人,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关心每一位部下,虽然和大多数矮人一样,他固执也暴躁,但并不妨碍有许多矮人们愿意甘心追随他,尊他为王。
在前两部电影里,索林曾远远地眺望孤山,对他的朋友们说:“看,那是我们的家!”进入孤山时,索林曾轻抚石壁,说:“我见过这些城墙,这些大厅,还有这些石头。”每一眼,每一步,每一句,都饱含着他久别家园的感叹和心酸。
当巨龙被杀死时,压抑在他心底的渴望爆发出来了,再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夺回本属于他的财宝和家园了。但是,在他戴上王冠、穿上黄金铠甲的那一刻,原来的索林便消失了。
拥有了金钱的索林,不惜毁坏古旧建筑,固执而决绝地将城堡与外界隔断,誓要死守财富;他轻易背弃诺言,心里燃烧着仇恨,拒绝给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河谷难民哪怕一块金币;对曾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忠诚伙伴充满怀疑……
他的灵魂之锚到底从什么时候出现了偏差呢?这让人不能不想到第三种损锚之利器——欲望!
利器之三:欲望
不可否认,强烈的渴望离贪婪的欲望仅一步之遥,而“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雅各书》1:15)。我们理当谨守、警醒,不要以为自己平日里的行为似乎还不错,就忘记自己是个罪人;也不能轻看各种看似“正面”“积极”的事情,对我们造成的“负面”“消极”的影响。
我们若想有一份好工作,一份好收入,想去旅游,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想给家人更舒适的环境……有这些需要并没什么错,但首先要知道,诸事要有节制,节制是上帝看重的品格(参《彼得后书》1:6),我们不能毫无边际地随私欲乱求。
其次,要能做到凡事交托,尤其要学会将最渴望又最忧虑的事情交给上帝,他既然已经答应会顾念我们,就会以自己的方式满足我们。而且,当我们把所顾念的交托给上帝的时候,魔鬼也就无法轻易利用我们的所求所想,来引诱我们偏离上帝的道了。
庆幸的是,索林最后清醒过来了,他卸下了黄金战甲和王冠。他认识到,家不是华丽的城堡、尊贵的王冠和数不清的财富,而是站在他身旁的兄弟们。
面对这个世界,基督徒也当知道,上帝的家并不在那一栋栋壮丽华美的教堂或建筑物里,而是在弟兄姊妹中间;我们的家也不在这渐渐朽坏的世界上,而是在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参《启示录》3:12)。
你的灵魂之锚指向何处?是这世界?还是永恒国度?
影片里有好几处,当人物处于生离死别之时,会说:“再会,我的朋友!”愿我们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能说:“再会,我的朋友,新耶路撒冷见!”
利器之四:骄傲
精灵王瑟兰迪尔在电影中出场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
原著中,瑟兰迪尔在向孤山行军途中,得知被恶龙摧毁的长湖镇有许多受难群众,他表示“十分同情,……于是沿着河流将大量的物品送去”,并派出先遣队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矮人与精灵军队对峙的那夜,比尔博在夜间溜进了军营,为了避免战争,他向巴德献上索林眼中的无价之宝——“宝山之心”。瑟兰迪尔很欣赏这稀世珍宝,却更担心比尔博日后的命运。他试图说服对方留下来,不再回到索林的身边,免遭迫害。
可见,瑟兰迪尔并不是一位“冷血”国王。但即便如此,他也曾因半兽人兵力凶猛,而背弃盟约,临阵撤退,拒绝帮助盟友;在五军之战进行到中期,他集结余下的部队撤走。当女精灵塔瑞尔拦住他时,他说:“那些矮人……总归是要死的。”
在托尔金笔下的中土世界,精灵的寿命可以一直持续到世界终结之时,而矮人的寿命只比人类长一点点。显然,瑟兰迪尔的意思是:精灵可以不老不死,其性命就更加宝贵;而矮人的性命短暂,就算不战死,也迟早会老死。以至于塔瑞尔会责备他说:“你根本不懂爱!”
我们经常会提到“爱”。
有时候,我们施予爱,会让我们自我感觉很好,会获得对方的感激,赢得对方的称赞甚至尊敬,就像瑟兰迪尔对待河谷难民一样;但牺牲的爱,却未必能让我们“感觉”如此之好,瑟兰迪尔在生死关头选择离开,因为他舍不得做这样的牺牲。
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骄傲。他认为,他的种族是更为高贵的,没必要为了更卑贱的种族而牺牲自我。
牺牲的爱里,需要舍己,需要我们打碎自身的骄傲和自尊,谦卑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这样的爱,也许需要我们牺牲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理想追求,需要我们忍耐、被欺,但那位道成肉身的上帝,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爱我们的。
环境、金钱、欲望和骄傲,都有可能让我们的灵魂之锚看起来很稳固,仿佛指向正确的方向,但其实,却只是陷在一堆美丽,但华而不实的泡沫中。海浪稍微猛烈一些,泡沫就碎了,锚就被移动了。
让我们扪心自问,谁能撬动你的心灵之锚?是外在的环境吗?是金钱的诱惑吗?是藏在内心深处的私欲吗?还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我们的心灵之锚是否抛向了“看上去很美”的虚浮之地?
愿我们的心灵之锚能切切实实地落在实地上,而不是落在法利赛人那种自我欣赏的陷阱里;愿我们的灵魂之锚能伸向那圣洁的幔内。
我们的救主耶稣,已经为我们进入幔内。只有将锚深深地嵌入耶稣基督——我们的磐石之中,指向永远立定的上帝的话语,我们的灵魂之锚才能又牢靠又坚固。(参《希伯来书》6:19-20)
作者来自成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