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薄情的世界,温柔地活着——读《温柔的门徒》/ BOX

 

文/BOX

 

书名:《温柔的门徒》

著者:重松谦(Ken Shigematsu)

译者:徐成德、余欣颖

现代机械的非人化的社会,往往推崇“拼搏的亚当”,而忽略了从灵性层面,重整自我与上帝、与他人的联结。

 

1

最近,频频听闻身边一些朋友吐槽。经商的朋友说,国内三年疫情虽然放开了,但未曾想生意比之前更为惨淡,看来人们的消费降级在短期内已成趋势;有的朋友说,疫情期间借给朋友的钱,到现在不见人影;在服装店打工的朋友,被老板拖欠3个月工资未果……

朋友说着,我也只能默默倾听,不会急于表达什么高论。但若十多年前,那时年轻气盛的我,可能会对现实多一些批判,尽管自认为是较为同理地与对方产生共情。但另一方面,也确实使我的内心生出某种无力感。联想起曾经年少时,对未来有诸多憧憬和理想,想要编织一个“我的未来不是梦”;而如今,听到或经历了这么多现实的困厄,内心那份对未来怀有的单纯的理想和期待,似乎也渐渐荡然无存。

朋友经历的挣扎和伤痛,其实也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貌——三年疫情后的次生灾难,如今渐渐浮出水面,尽管某地不断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但具体到个人的生存,仍然雪上加霜;在“唯利是图”的中国式社交形态中,失信的“朋友”屡见不鲜;而在没有契约精神的商业活动中,打工人维权未果,也只能黯然神伤……

看多了世间冷暖,人们渐渐给自己的内心筑上篱笆。想起我小时候,吃遍了“百家饭”,那时候的中国是乡土中国,人与人之间保留着更多信任和温度;而当我步入少年,比我更小的孩子去别人家时,总会被家长叮嘱不许在别人家吃饭(或许也和日益普遍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有关)。此后的中国,高楼大厦崛起,城市不断扩张,而没有终极信仰支撑的商业社会最终带来人际间的失信和冷漠。在这个薄情自我的世界,若要活得自由、潇洒、独立,可谓难于登天。

 

2

对现实的某种认知,印证着人的内心正在通往寻求的路上。因此,当我看到重松谦博士所著的《温柔的门徒》封面语时,感到特别有共鸣——“生存需要挣扎,生活却只需要温柔”。他没有规避“生存之挣扎”的现实困境,但也没有采取“摆烂”或“躺平”,而是将信仰与生存乃至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例如友谊)关联起来,让我读出了另一种既赋能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信仰的温度和力量。

这本书,内容涵盖从生存到生活的11堂灵性操练课。谈起“灵性操练”,不论是基督教界,或其他新兴宗教,都日益看重且努力实践的领域。所谓物极必反,当人类的物质到达一定的高峰之后,重新探寻灵性的领域,是许多人的看见。当然,本书是建立于纯粹且整全的基督信仰,试图找出古旧福音与现代人的生存、生活之间的某些关联,让信仰不仅仅是一套理论或教义,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佩服作者的真实和勇气。第一章,他“现身说法”,谈到“分裂的自我”是很多人幸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所谓分裂,指的是每个人其实都有两个面向:即“拼搏的亚当”和“灵魂的亚当”。“拼搏的亚当”,是渴望借着工作与果效,影响周遭的世界;而“灵魂的亚当”,则渴望借着与他人的关系,寻求灵魂的联结。可悲的是,现代机械的非人化的社会,往往推崇“拼搏的亚当”,而忽略了从灵性层面,重整自我与上帝、与他人的联结。这也是为何当下的中国年轻上班族,都自嘲为“社畜”的原因。[1]

在“整全的自我”中,作者以奥古斯丁从放浪形骸到悔改归正的故事为例,谈到如何让自我的欲望被上帝救赎和扩展,继而摆脱世俗意义上对成功的需求,并且得着力量,活在有深度且整全的生命中。

 

3

此外,这既是一部关于信仰与生活的灵性指南,就不可避免会谈到现代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友谊问题。我们熟知关于友情的美好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但也在自我、功利与务实的社交中屡屡受伤。

作者并没有对友谊怀有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他以理性的思辨,透过哲学家勒内·吉拉尔(René Girard)的观点,提醒“我们和一个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会怎么被他们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讲述了朋友柯提斯的故事,是如何从哈佛大学高材生,成为关切穷人困境的基督徒的朋友。他将拼搏亚当的属世野心,转化为意义深远的呼召。

在中国的人情社会,纯粹的友情之所以变了味,归根结底是自我中心。作者说,“真正的友谊不是建立在一个人可以为你做什么,也不在于一个人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而是互相尊敬和欣赏,人们从中彼此帮助培养德性。”他也特别提供了一些培育灵魂友谊的建议,如为相互鼓励的友谊祷告、培养相互鼓励的友谊、成为我们自己渴望的朋友、鼓励彼此去爱……

这些温暖且充满智慧的提醒,在无神论文化中确实相当陌生。因为若没有从人与上帝的维度去看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我们就永远找不到内心的安息之所。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其他篇章,如“默想”“安息日”“感恩”“简朴的富足”“重新定义伟大”……可谓逆主流文化而上,给当下人的生活提供新鲜的养分和力量。若是我们遵循作者的建议开始新的旅程,或许不会再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薄情,而更会因着确信这仍是天父世界,积极、充满盼望地活在其中。

 

注:

[1] 社畜是网络流行语,常用于青年人的自嘲和吐槽。源于日文しゃちく。最初指在公司很顺从地工作,被当成畜生一样压榨的员工;现指从事超长时间的工作,自主性缺失,经济基础脆弱的青年群体,在生活方式上表现为心理上社交意愿的降低和行为上社交活动的减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