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教同胞的王后

 

 

 

文/许牧世

 

 

 

新旧约圣经六十六部中只有两部用女子的名字作书名,那就是《路得记》和《以斯帖记》。《路得记》写一个非希伯来人的外邦女子路得,从摩押地跟着婆婆拿俄米回伯利恒,“来投靠以色列的上帝。”以后她成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大卫的曾祖母。《以斯帖记》写的是一位犹太女子以斯帖,她在波斯帝国亚哈随鲁王统治时期被册立为王后。故事以波斯王宫为背景,记述以斯帖王后怎样冒着生命危险,解除了犹太同胞被灭族之祸。

在历史上希伯来民族遭受过无数次异族的迫害和杀戮,而其中有两次,根据圣经的记载,希伯来族面临全族被消灭的危机。第一次见《出埃及记》:埃及王法老想出了一个彻底消灭希伯来族的方法。他命令埃及的收生婆说:“你们替希伯来妇女接生时,如果她们生下男婴,就把他们杀了,如生女婴,才让她活下来。”以后法老又正式颁布命令:“把希伯来人新生的男婴都扔到尼罗河去,只准女婴存活”(出1:15~22)。埃及对希伯来人的灭族政策用的是一种慢性方法,要从杀灭所有男婴,砍断这一族的命根。

另一项灭绝希伯来族的计划详载于《以斯帖记》。事件发生于波斯亚哈随鲁王时代。当时亚哈随鲁王统治了一百廿七个省份,威震四方。他重用一个亚玛力人亚甲的后裔名叫哈曼的,使他居高位,成为帝国第二个权威人物。哈曼原是一个诡诈残暴的政客,以现代术语说又是一个“反犹主义者(Anti-Semitism)”。当时王后以斯帖的养父末底改供职王宫,他每遇见哈曼,从不跟其他朝臣一样向哈曼行跪拜礼。哈曼探知末底改是犹太人(犹太人和亚玛力人原是世仇),怀恨在心,非但想杀害末底改,连散居帝国各地的犹太人都要杀尽灭绝。他说服了亚哈随鲁王,诏令在特定日子(亚达月十三日),在全国各地同时发难,下手击杀犹太人:“不管男女老幼,都要杀光灭尽,决不留情,并且要没收他们的财物”(帖3:13)。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那“彻底解决犹太问题”的方案,主要是从哈曼的灭犹计划得到启发的。希特勒曾在公开场合向纳粹党人表示过,哈曼未完成的任务得由他来完成!

末底改是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时代被掳的犹太人之一,属便雅悯支派。末底改无疑是一个“郇山主义”的爱国志士,日夕关心犹太同胞的命运,在书珊城犹太人中有特殊的声望地位。末底改一听见哈曼对犹太人的这个阴谋,真的是忧心如焚。他撕裂衣服,披麻蒙灰,在书珊城中到处哀哭。这事给宫中的以斯帖王后知道了。王后差侍从去问他何事如此悲伤。末底改把事情详述了,并要求王后立即为同胞向王请命。以斯帖听到了这个消息和末底改的要求后,一时不晓得该怎样决定,因为照帝国法律,没有蒙王召唤而擅自进去见王的,无论谁,都得处死。她这一踟蹰使末底改惊慌起来,末底改转告她:“谁知道,你不是为了这时刻才被安排作王后的!”这句话成为历代以来信徒们熟悉的格言,教训信徒们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须知神有特定任务要他或她担负;神所安排的,不容推卸。

其实,以斯帖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当她听到末底改的话,她不以自己的安危为念,也不贪恋王后的位份,决意为救同胞付出一切。但是她明白这是有关整个民族生死的大事,她必须有充分准备,然后行事。怎样准备呢?她要禁食三天,同时要求全体犹太人亦禁食三天。到了第三天,她冒死去见王,请求王带哈曼去赴她的宴会,然后揭发哈曼杀灭犹太人的阴谋。这其间有一段插曲:在哈曼阴谋被揭发的前一夜,亚哈随鲁王于无意间发觉末底改救驾有功,竟命令哈曼屈尊去替他牵马,在广场上游行,公开彰显末底改的功绩。哈曼的整个阴谋不但完全失败,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反遭杀身之祸。犹太人奉新诏令实行自卫,杀败了想杀害他们的敌人。

《以斯帖记》一书从末底改和以斯帖这两位主角的特殊品格反映出犹太民族经历过的苦难。上帝拣选这一族作为人类的样板:当人违命不遵行上帝诫命的时候,神的惩罚极其严厉。但当人悔改,向神呼吁,神的拯救就通过各种不同管道临到子民身上。以色列的整部历史都在证明神主宰历史,祂的手安排并导引一切。在祂的计划中,祂在不同时代让不同类型的人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什么时候约瑟出现,什么时候摩西出现,什么时候大卫出现,什么时候路得、以斯帖、末底改出现,都有神的旨意和目的。

《以斯帖记》作者记述这一件重要史事的手笔值得在这里提出。全书九章从头到尾未说起过犹太人在流放时的宗教生活,诸如献祭,在一起崇拜,守宗教节期等,甚至连上帝的名也未提及一次。因此,教会史上有人认为这部书不该包括在圣经正典里面。改教时期的马丁路得就有这样的主张。其实《以斯帖记》虽未明显提上帝的名,但全书却充满了上帝的作为,书的作者多次暗示上帝关怀祂的子民,拯救必然临到。请听末底改警告以斯帖的话:“谁知道你不是为了这时刻才被安排作王后的!”被安排,被谁安排呢?又说:“你此时若不说话,犹太同胞的帮助会从别处来到!”这岂不分明指出全能的神总有方法拯救祂的子民?到了以斯帖决意冒死去见王时,她自己要先禁食三天,也要求全体犹太人禁食三天。按照犹太人的成规,禁食和祷告是分不开的。为什么禁食?为的要专心祷告,在神前认罪悔改,求神怜恤救援。

神的作为显明在每一关键性事件上。当以斯帖要在王面前指责王的宠臣哈曼是一个大恶人的前夜,王偏偏睡不着觉,要人念宫廷记录给他听。这才晓得那坐在王宫门前的犹太人末底改是他的功臣,无疑地为翌日以斯帖对哈曼阴谋的揭发铺了路。正如婴儿摩西躺在小篮子里被放入尼罗河畔那一天,埃及的公主偏要觉得非去河边沐浴不可,因此救了摩西的命。这一切事件的发生决非偶然。而是神的安排,神的作为,为所有神的忠心子民所深信不疑的。《以斯帖记》的作者避免在书中记述当时犹太人的宗教活动可能是因为写作的环境必须如此。他们是被掳之民,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下,享受不到信仰和言论的自由乃意料中事。

这一历史性的民族浩劫过去后,末底改和以斯帖向帝国各省各地的犹太人发出指示,要世世代代每年在亚达月(在今之二三月间)十四、十五两日守“普珥节(Purim)”纪念犹太人转危为安,转悲痛为欢乐。普珥节又称为“末底改日”,纪念末底改在这件事上的策划及领导。

圣经描写以斯帖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子,“每一个看见过她的人都喜欢她。”(2:15)她敬重抚养她的养父末底改,听从他,像幼年在家听从他一样。当她决心为同胞向王请命时,她转告末底改:“要是我这样做不免一死,死就死罢”(4:16)。以斯帖这一句话,使人想起保罗在最后一次往耶路撒冷去之前,明知捆绑和灾难在那里等着他,许多信徒苦苦劝他别去,但是保罗说,“我并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为的是要完成我的使命,成就主耶稣交给我的工作”(徒20:24)。历代以来,教会史上不断地出现忠心信徒,为着完成主所托付的使命而说了像以斯帖说过的话:“要是我这样做不免一死,死就死罢!”

在犹太民族史上,以斯帖是一个模范女子。今天全球性的犹太妇女复国运动的组织采用以斯帖的希伯来名字哈大沙(Hadassah)为大会的名称,全球犹太人至今仍谨守“普珥节”节期。

 

本文是本刊1997年新辟《圣经人物》系列的第一篇。作者是福建人,曾任大学教授及负责《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之翻译,现住波士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