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底色——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

 

看到这一个乞丐的时候,我就给他一块两块,或者几毛钱也行,不要让他那个生锈的杯子老空着。那个杯子其实是在检测人间的希望。

 

 

 

文/摩罗、江登兴

 

 

 

有了孩子才有家的感觉

 

摩罗(以下简称“摩”):我的孩子刚刚四个月大,自从他出生以后,我走到哪里都牵挂着孩子。

有了孩子才有家的感觉。我有几次到城里办事,人家说这么晚了不要走了,住在这里吧。我说:“不行,我要回家看孩子!“出门十来个小时就会想孩子!一个人如果不当父亲,不当母亲,家庭观念就可能一直比较淡。当了父亲、当了母亲之后,家的观念才会强起来。

江登兴(以下简称“江”):现代人因为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维持一个家的成本也很高,很多人不愿意成家,不要婚姻的契约关系,宁可选择同居这种非正式关系。

这种关系中,人们的责任意识是非常低的。婚姻中有很多危机,一旦面临危机,没有契约约束的双方,就可能走向分手。

还有一种是选择结婚,但不要孩子。而这种不要孩子的家庭,恐怕不能达到很理想的幸福状态。

摩:从我自己的体验来看,有了孩子之后,才觉得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家。家总是跟具体的空间连在一起的。我租住的那个房子,尽管连续住了几年,但是我从没有把家跟那个空间连起来过,因为是租的。

现在有了孩子了,感觉不一样了,觉得这个空间就是我的家,因为孩子住在这里。所以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尽快回到这里来。我每次到外边办事,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回到这个空间来,抱着孩子──家的感觉就具体到这个程度。

江:孟子说:“无恒产者无恒心”这个原则也可以用到家庭上。如果一个家庭里没有让我们牵挂的,没有我们的盼望,那么家庭的幸福也不会稳定。

摩:有孩子之前,我和妻子对于年纪和时间都很敏感,觉得自己老了,好像明天就要进入老年了。有了孩子之后,我们这种心态都改变了。孩子刚出生,我抱着他,有一种非常本能的愿望,希望他早一天长大。

我比他大四十一岁,他二十岁的时候我六十一岁,这就是我们在年龄上的关系。但是我愿意,只要他长大,我怎么着都行,一点恐惧都没有。

我妻子也是这样。她告诉我,她对年龄的感觉变了,不怕老了,只盼时间快点过,好让孩子快快长大。

我很受感动。我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很强烈。孩子那时候晚上哇哇哭叫,我担心他有什么地方不舒服,我恨不得他一切的痛苦,一切不好的感觉,都让我承担。然后就盼着时间过得更快,孩子好快快长大。

而且,我大一岁孩子就大一岁,我付出大一岁的代价,孩子就有大一岁的收获,好像这样还赚了一把似的。我付出大一岁的代价是很小,孩子大一岁却是那么重要。

江:你以前写过《体验幸福体验爱》。那时候,这种体验可能是你头脑里面的想法。现在的幸福感是很实际的体验了。

摩:现在这一切就发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让我真切而细致地体验这种东西。

 

 

家庭为本的幸福观

 

江:现在很多家庭徒有其表,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就是“我实在不想回这个家!”我最近刚看了《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这本书,它讲的是英国威尔士地区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故事。

这本书把我关于家庭和幸福的观念完全改变了。按现在流行的观念,我们要有相当高的收入后,才可以买房子,才会有人愿意来跟我们结婚,然后养育子女,送他上好学校。在这个为家庭生活做准备的过程中,可能我们的青春就过去了,真正的幸福也失去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不多的财富加上人与人之间很真实的爱,就可以让人很幸福。而我们以前的幸福观,更多地是看在社会上有什么地位,重社会实现。

《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这本书的幸福观,是以家庭为本的。这本书描写了一个贫寒,但是非常幸福的家庭。玛利.琼斯在八岁时渴望读书,但是当时没有条件。父母没有打击她,而是给她鼓励。父母很尊重她,把她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

当玛利.琼斯渴望得到一本圣经的时候,父母也一样给她鼓励。在努力的过程中她遇到困难,但是父母没有帮她解决,而是让她独立去面对。她花了六年时间,自己挣钱买了一本圣经。同时她也养成了独立性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很健康地成长起来。

玛利.琼斯长大以后,她自己也生了八九个孩子。有一次她的邻居问她,我看你没有赚什么钱,你为什么可以把一个家料理得这么好呢?玛利.琼斯回答说,因为我小时候花六年时间攒钱买圣经的经历使我学会了节约。不该花的钱我就不花,我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这使我可以用比较少的钱,维持一个幸福的家庭。

回头看我们周围,我的一个朋友受过非常好的教育,她的孩子六七岁,看很多电视、光碟,懂很多他妈妈不懂的知识。但是这个孩子有一个问题,很少到户外活动。

所以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我宁愿我的孩子和那些街上卖菜的、踩板车的人的孩子一样,也许滚得满脸都是泥,但是他们有哈哈大笑、一脸都是汗水的那一种快乐!”

最近我的这个朋友,真的带她的孩子去骑三轮车,看到孩子玩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她开心地笑了。

 

 

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摩:我觉得你从家庭的角度看《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玛利.琼斯的父母,确实很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们不知道那个时候得到一本圣经是这么困难。当时一个不识字的小女孩希望得到一本圣经,她这想法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作为纺织工的父母,不是批评她荒唐,而是支援她去实现愿望,这是很难得的。

我们这些在贫寒环境中长大的人,恐怕小时候也露出过这样的要求,但是被父母压下去了。父母会教我们现实一点,让我认识到,在这个环境里,我们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老是由父母来告诉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不能尊重孩子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想像,这样实际上是扼制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因此没有表达自己愿望的空间,久而久之,就缺乏想像力,缺乏创造力。

玛利.琼斯的父母,并不是很有文化的人,但是他们很自然地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这说明他们有这样一种传统。所以他们的孩子不但受的压抑、扭曲要少一点,同时承担责任的能力更强,因为从小父母就给了他承担责任的机会。

而我们什么都是在父母的强制下发展过来的,实际上这是剥夺了我们承担责任的机会,因为强制我们,我们就不须承担责任了。所以专制社会面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很弱,因为每个人都不是责任人,只有统治者是责任人。因你平时老压着我,我就不要对国家负责,不要对集体负责,责任都在你一个人身上,出现紧急情况我肯定想不出办法来。我也不会有由我来想办法的意识,因为平时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参与的权利和条件……

实际上我们的成长环境和后来的生活环境,都太不给我们承担责任的机会,所以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没有责任心。

而《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这本书所描述的,是一个小女孩从小就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也有机会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故事,这是她的幸运。

江:我记得鲁迅写过《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是晚年得子,不知道他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观点?

摩:说到鲁迅呢,“五四”的时候说要抛弃旧文化,引进新文化,新文化其实指的就是西方文化。简单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引进西方文化的运动。鲁迅是一个比较多地借鉴了西方文化的中国人,他就觉得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而且要以孩子的需要为本,不是以大人的方便为本。

中国的家长往往是看自己方便不方便来做出选择。实际上不应该这样,而是要以孩子的需要和愿望为本,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如果这一条调整不过来,那么中国的父母做父母的心态也就调整不过来。

问题是我们从来就漠视孩子的需要,这种观念是有根深蒂固背景的,是有根源的。如果根源不变、背景不变,这个观念就改变不了。所以读鲁迅的书的人很多,能够像鲁迅那样去做的恐怕不是太多。

 

 

比《傅雷家书》更值得提倡

 

摩:鲁迅所表达的这一思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可惜的是,尽管我们今天的文化,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这么大,但在对孩子的态度上,我们恐怕还很难说已经继承了“五四”的思想。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本在中国影响很大的书,就是《傅雷家书》。人家都说傅雷对他的孩子那么好啊,那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的发展啊!傅雷这么有学问啊,不但懂文学,还懂美学、音乐、美术,这么多东西都跟孩子谈,多么好啊!还有,你看他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是多么的有感情啊!给孩子写信谈论这么多,多么好啊!

《傅雷家书》诞生以来,畅销过很多次,在中国发行量非常大,受到非常高的赞誉。傅雷尽管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但是我觉得傅雷至少在对孩子的问题上,没有“五四”的精神。

他对孩子的教育太灌输了、太强制了,完全是一个中国式的强权父亲的形像。什么东西都跟孩子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告诉得清清楚楚,没有讨论的余地。

这一种做父亲的姿态,我觉得是不好的。我一直想对《傅雷家书》讲几句反思的话,指出《傅雷家书》是不值得提倡的。

跟《傅雷家书》比起来,我更愿意提倡《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做父母的风范。中国环境里的父母,缺乏这样的东西。

 

 

应该学习伊万斯太太

 

摩:读《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时,我老盯着玛利.琼斯这个小孩看,因为我是从农村来的,她的资源匮乏,非常容易引起我的同情。

玛利.琼斯这么想看圣经,因为自己没有,每个礼拜都要走那么多路,到伊万斯太太家去读,这多么可贵。

我们当初,不就是在这种无书可读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吗?玛利.琼斯至少还知道世界上有一本很好的书──圣经,我们小时候从来就不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名著,不知道除了课本之外还有别的书,我们连产生读书愿望的条件都没有。

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比她更封闭。我们不可能像玛利.琼斯那样,觉得某一本书关乎自己的生命,关乎自己的理想。我们缺乏这样的冲动,也缺乏这样的引导,也缺乏一个像伊万斯太太这样好的基督徒来对我们说:只要你愿意走路,你到我家来读吧!我很羡慕玛利.琼斯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有很多人其实还在承受文化的匮乏、知识的匮乏。我们有没有可能为他们做一点什么?这是我常想的问题。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又加强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不可以做那个让玛利.琼斯到她家里去读书的伊万斯太太,谁愿意到我家里来读书,我就给他提供某种方便?

这个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却非常麻烦,因为一个小孩跑到自己家里来念书,日常生活肯定要受到干扰。这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付出。

我们能不能像伊万斯太太那样,通过这样的付出,来满足别人的愿望?如果一时做不到,至少应该努力向她学习。

此外,我们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多一点?教会界后来为此成立了联合圣经公会,专门为人们印刷和传播圣经。我们可不可以学习这种精神,例如为现在还处于匮乏之中的乡村孩子,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让他们至少得到比贫乏的教材更多一点的优秀书籍?

 

 

玛利.琼斯的家的明亮底

 

江:确实,我们都盼望,能够为处于文化贫乏中的孩子们做一点什么。另外,城市里的孩子虽然有很多的资讯资源,但是可能健康的资讯资源却不多。这都是我们可以做一点事情的地方。

鲁迅说,如何让孩子养成在未来的潮流中游泳而不至沉没的能力,这是我们这一代做父亲的责任。《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这本书里,玛利.琼斯的父母雅各和莫莉,也正是这样做的。

比如有一次小玛利.琼斯到镇上去买东西,天黑了还没有回来,莫莉想去接她。雅各就说:我们不能成为她成长的拦阻。就是说要让孩子独自去面对困难,因为她将来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父母是不知道的。如果过分帮助她,就会拦阻了她的成长。

所以玛利.琼斯父母就克制自己,不要越权去帮孩子承担责任。后来玛利攒了六年钱,终于有钱买圣经的时候,她要走五十公里路去买圣经,中间还要经过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她的父母就让她自己走路去。这时玛利才十五岁。

在《玛利.琼斯和她的圣经》里,除了父母对孩子独立性的重视外,他们的家庭还呈现出一种明亮的底色。

比如书里面有这样的一个场景。玛利八岁时在园子里锄草,她妈妈看见她手扶着锄把沉思,就问她:玛利,你想什么啊?玛利说,我在看对面的那座山,我觉得它很像昨天晚上听到的圣经故事里,耶稣登山变像的那座。

她妈妈说了一句话很让我感动,她说:“玛利,主祝福你,你将他的话存在心里,就永远不会缺少快乐!”这样的场景,在我们中国的家庭里,是很难见到的。

我所见到的很多人,他们花很多钱让孩子学外语、学钢琴,训练孩子很多技能,但是很少能够关注如何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灵。所谓健康的心灵,不是抽象的,它是在家庭里面活出来的,是生命的传递。

 

 

任何建设性的事都是小事

 

摩:过分重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精神的成长,这个问题在当下的中国非常严重。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就更加拼命地培养孩子的技能,而忽视了孩子在精神上、心理上的发展。可能这些做父母的,缺乏那一种经验,也缺乏那一种资源。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对孩子倍加呵护,什么都为他包办了。在包办的过程中,又强制他按父母的经验模式去体验世界,强制他按父母的理想发展。

从资源来说呢,中国本来就匮乏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发展的传统。等孩子长大成为青少年,发展得不好时,做父亲、做母亲的才知道失败了。到了那时,一则很可能已经无能为力、无可补救。二则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还是照样没有资源供父母做补救工作。

我这样说,算是对传统弊端和资源匮乏的一种检讨。同时我也觉得,我们不能老是左一遍检讨缺什么,右检讨一遍缺什么,检讨完了批评几句,骂几句了事。在检讨之后,我们也得一点一滴地做一点引进资源的事,做一点建设性的事。

建设性的事,往往都是非常小的事,非常具体的事。我们只能做很多小而又小的事,慢慢积累成一种规模,汇成一种声势。而更大的可能是,什么规模也没有,什么声势也没有,只能永远默默无闻地做着。

做小事就是要从一个非常微小的点上来着手,从一个非常微小的角度开始。破坏性的事是惊天动地的,往往一声爆炸就导致毁灭。建设性的事是微不足道的,是在默默无声中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我们不要去做那惊天动地的事,而应该默默无闻地做这种建设性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引进资源,一点一滴地让我们拥有一些新东西。

引进新资源的时候,我们不能期望一下子改变一大群人,不能期望一下子改变一代人,这是不可能的。像“五四”新文化运动,看起来声势浩大,表面上改变了一代人,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实际从民族深层的心理结构上讲,改变非常小。

不过,尽管小,但是毕竟有改变了,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而不是要批评。我们只是更耐心地接着做下去。

所以我们不要对自己有太高的期望,觉得自己有改天换地的能力,或者至少有惊天动地的力量。能够默默无闻地、从容不迫地埋头在小事之中,才是一个人的修为。

江:这让我想到,玛利.琼斯在她十岁,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买圣经的时候,就从小事开始去做。下定决心的那一天晚上,她出去捡柴火,碰到一个有风湿病的老太太。她把自己的柴火分一大半给她,老太太给她半个便士。

她本来愿意把柴火无偿给老太太,但是为了买圣经,她愿意收下这半个便士。然后她在六年的时间里,养鸡下蛋、养蜜蜂、给人补窗帘布、给人带孩子、扫厨房,都是一针一线的工作。持续了六年,中间还遇到挫折。

看完这本书后,我有个反省。我们很容易想得很大,但却是空想。而这个小女孩反映了一个很质朴的精神:有一个理想,然后脚踏实地去做。

回过头来说,小事未必就不能产生大的影响。玛利.琼斯在威尔士的山沟里面,默默无闻地攒钱买圣经,这一件小事做了六年,但是它却影响了全世界,最后导致联合圣经公会的成立。

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小女孩在做这个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我要改变世界”,她的动机很单纯,就希望有一本圣经,然后为此付出了努力。

我们今天要检讨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头脑里期待自己的行为,可以带来惊天动地的结果,而在实践中脚踏实地的工作反而不愿意做。其实一项工作能带来多大的成果,我们的理性是不知道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履行责任。

 

 

不要让那个生锈的杯子空着

 

摩:对,履行职责的概念很重要。我们不要对自己期待太高,期望太高的结果往往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做任何小事都实现不了那么伟大的目标。

很多人不愿意关注受苦的人,他的理由就是天下这么多受苦的人,我管得过来吗?其实不要讲能够拯救天下所有受苦的人,我们连拯救一个穷苦人的能力也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某一个人帮助一点点,那么就尽可能帮助一点点,不要因为帮助别人太小太少而害羞。

我们帮助他一点点,确实改变不了他的命运,但是至少可以让他晚上能够吃个烧饼。更重要的是,我们切实地帮助了他一点点,也算是履行了自己一点点的责任。

天下的乞丐很多,我们谁也没有能力帮助这么多人。但是今天我看到这一个乞丐的时候,我就给他一块两块,或者几毛钱也行,不要让他那个生锈的杯子老空着。那个杯子其实是在检测人间的希望,大家愿意为那个杯子作一点一滴的小事,说明人间还有一丝温暖。

我们对于世界表达爱心,也许可以从身边那个乞丐手里,那个空荡荡的杯子开始。

中国读书人的一个基本情结,就是拯救世界。这种情结很容易蛊惑一个热血奔涌的少年人的心灵。我年轻时候也受过这种蛊惑。实际上,这种东西不一定给人带来多少好处。它可能只会,第一,让你变得不切实际;第二,让你突然绝望得什么也不想做。因为总有一天,你会觉醒过来,知道你拯救不了世界。你很可能因为这种觉醒而绝望,而躺倒在地什么也不想干。

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才知道,拯救世界的想法是不好的。千万不要老是去读别人编造出来的某伟人青年时代的故事,然后成天迷恋着像他那样去拯救世界。我们不是伟人巨人,我们也不要老是想着要通过拯救世界来成就自己伟人巨人的伟大事业。

我们在引进资源的时候,可能也有误区,我们老是去引进那些伟人的东西,读伟大人物的伟大故事。目前给青少年提供的读物,就让人很容易想到这一方面。

其实一个社会未必就要这样,读普通人的故事也是能够得到启发和激励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做平常之人,理直气壮地做平常之事。

假如我们能拯救一个人,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功业了。如果我们连一个人都拯救不了的话,那我们拯救他半小时的劳累,比如帮一个病人跑一回腿,送一回东西,这总是可以做到的。

应该把目标缩到这么小、这么实际。有的时候,你没法送上实际的帮助,你可能只能给他一个笑脸,给他一声谢谢,让他感觉到一秒钟的快乐,这样的帮助也很不错。

应该鼓励孩子立志做一个平常人,学会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修炼自己,包括给乞丐一个硬币这样小小的善良行为,都是我们应该践履的。

江: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总结,就是我们要“看到自己的有限,从小处着手、关注个体、承担责任、付出努力”。

摩:对,我觉得我们为人在世应该在无限的层面想问题,在有限的层面做事。

比如德兰修女,她如果一开始想一下子帮助全世界所有的穷人的话,她肯定没有力量和勇气去做任何事情,因为她肯定没有能力去帮助天下所有的穷人。

但是她当时看见一个穷人奄奄一息,她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这一个”穷人。她这样默默地帮助了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慢慢地就把事情做起来了。

可是即使像她这样伟大、这样影响广泛深远,也还只能帮助极小极小的一部分穷人。她每天所做的事情还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也是所谓“不因善小而不为”。我们自已要做到,也要鼓励孩子这样去做。

 

 

摩罗,中国大陆著名作家。1961年生于江西的一个农民家庭。华东师大硕士。着有《耻辱者手记》、《自由的歌谣》、《因幸福而哭泣》、《不死的火焰》等书。

江登兴,1974年生,福建人,厦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毕业。曾任报社记者、出版机构草原部落创作室编辑部主任,现在某出版机构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