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所宣告的,是上帝圣工时间中的物种起源;而人类的生物学,则是在被造世界中的研究。
文╱道初
生命及其所在的宇宙地球历史有多久?
生命一定来自智慧设计的创造吗?
这是基督教要回答现代科学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很重要的,也是当初进化论很快取代创造论地位的重要原因。
进化论要求漫长的时间来实现生物进化。在19世纪,已有人从地球冷却的角度估计,地球历史应在数千万年到近亿年之久。19世纪末,物理学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用于测地质年龄,证实地球历史超过亿年,满足进化的时间条件。20世纪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宇宙和地球历史悠久:宇宙约150亿年。地球从开始成形算起,约46亿年。虽然进化论本身待证实,却已有科学声誉了。
相比之下,基督教的创造论未能明确作答。在基督教神学内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从第四世纪订历书时已开始,始终没有结论(见参考文献2)。直到今天,“年轻宇宙和地球论”仍是十分普遍。这样,创造论难以避免地被排斥在科学主流之外。
第二个问题则是进化论和创造论之争的焦点。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
创世六日与科学亿年之争的和谐解──时间的创造
从圣经的基点来看,宇宙万有无一不是神造的,包括时间和空间。科学要弄清的是怎样创造的。
“创世”是浩大圣剧的第一幕,神并为此创立了从起初到末了的“圣工时序”,即圣经时间(the biblical time frame)──24小时一日,一直到最后的审判。
上帝用头六日创造了宇宙万有,此后是从亚当开始的人类社会历史,直到今日。注意,所谓的“创世”,是指在六日中从“无”到“有”,造出了宇宙世界的全部变动,这就包括了宇宙世界时间的变动!
科学测量时间,靠的是世界自身的(计时性)变动,例如光的传播,放射性蜕变量等。科学发现,从地球上来观测,宇宙中这些变动的累计总量,等于现在年变动量的百多亿倍。故宇宙历史是百多亿年,每日24小时。
由此看来,事情的真相就是上帝在六日中不仅造了宇宙,也同步造了它的时间。故世界看自己的钟,便是漫长的百多亿年宇宙史;创世六日,是神施行创世神迹的时间,也就是造世界时间的时间。每一方都是24小时一日(图一)。
但是在六日完成创世后,从第七日起,创世神迹停止。上帝也就不特别地加快宇宙的变迁了,这便是不再额外地为世界造时间。世界从此留在预定的圣工时流中。结果,世界时间和圣工时间,在第一个安息日重合──“二时归一”,直到今天。整个事情简明和谐,毫无矛盾。二者的差别不是别的,不过是证明神迹浩大──神在一瞬间做出自然界需长时间才能达到的变动。科学是从被造世界,按自己的钟,观察和记录了放慢了的创世神迹!因此,六日和百亿年可以是一样的真实!
这一结论受到圣经和科学双方的强烈支持:
-
圣经的宇宙观是多世界(heanvens《创世记》1:1),多时空性(skies)的。
在希伯来文旧约圣经中,是用raqiya一词定义空间──sky。raqiya基本意思是expanse,即膨胀和浩大。并且圣经中,多处用铺开(spread out),和伸张(stretch)来描述穹苍,强烈预示宇宙膨胀(Hubble’s Law),而且raqiya包括平面性展开(expansion of plate),这和银河等所有宇宙星系的平面性,以及星系在“暗能量”推动下的加速旋转扩张,可说是和谐一致的。
-
《创世记》对创世过程的叙述,呈显极强的双时性
“晚上,早上,这是第X日”,平行地共叙述六次。而且,无论在造日月(即世界钟)之前或后均如此,显明是上帝按自己定的圣工时间造世界,世界时间处在被造地位上。到第七日,创造完成,时间也不再区分。
-
圣经直接记载了上帝耶和华的造时神迹
a)约书亚向上帝求时间(《约书亚记》第10章)。约书亚看到日头当顶不落有一日之久!这显然是双时现象,是战区时间和太阳日时间对比。只有一个钟是不会知道太阳不落的。所以智慧的上帝加快战区时流,为其多造了一日。故在加快的时间中,看日头当顶不落!
这里要特别注意,在加快的时流中,所有过程同步加快,故身在其中者,并不感觉到自己的时日有何不同。只是在和此时流外的时钟(例如太阳运行时钟)相比时,才知道彼此相异──这相应于相对论中的“标准钟”概念,即虽然时流不同但钟一样,故在每一时流中,仍然使用自己的惯常时日。
b)以赛亚为西希家王求凭据(《列王纪下》第20章)。上帝加快了局部时间,故希西家的日晷影落后10度!
所以,创世包含了一个伟大的造时神迹。
-
科学是多维多重时空。从原理上强力支持创世六日属于宇宙真实慢时流(参考文献4-7)
a)由原始性光携带。例如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最遥远的宇宙起源时的光线,应当大体对应于“六日圣钟”。
b)极高能量、极微粒子携带。
c)宇宙“黑洞”范围时间滞缓。
d)浩大宇宙空间的广义“同时性”或“瞬时性(六日)”,转化出的大量(百亿年)时间等。
e)上述各效应的组合。
为便于理解“二时归一”的理论,可以类比为放一盘二小时故事的录像带。我们先用五分钟快放(“Forward”)一个半小时故事,然后转为正常速(“Play”)。在快放时,看录像的人,看到的是故事飞快地进行着。但是在录像带内的故事本身,一切仍然按自己的一个半小时进行。快放录像的五分钟,可以比喻为创世六日;故事内的一个半小时,则相应于被造世界内的亿年;而当快放转为正常速度时,二时合一,便对应于创世后的二时合一;并且不论快放慢放,就故事本身而言,不觉得有何不同。故事内和外面的钟,都恒是60秒/1分,60分/1小时,对应于创世时间和世界时间,双方都始终是一样的24小时/1日。
从中也可以看出,对科学的亿年,创造论比进化论有更深刻的逻辑接纳性!可见,信仰是科学的,但不唯科学。这样的和谐解可称为“时间创造论”(详细的论述可参考笔者的文章,参考文献13)。而科学规律作为上帝的创造,与圣经全然和谐,正印证着圣经上的话:“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创造论和生物科学的和谐解──生命的创造
若按上面的时间和谐解,创造论和生物科学的关系也是和谐的了:圣经所宣告的,是上帝圣工时间中的物种起源;而人类的生物学,则是在被造世界中的研究。于是,当圣经记载,生物和人在三天中被造好,在世界时间中,便对应了漫长的亿年生物学史。
生命的创造
圣经《创世记》第1-2章中,记载了生命的创造:
- 上帝用尘土造生命。
- 在第三、五和六日,分别造好植物,鱼类和鸟类,虫类,兽类。最后是人。
- 各从其类。
要特别注意:
a)圣经讲的生物是造“好”的生物(“神看着是好的”),并且是按上帝自己的标准,定“好”及其“合格”的时间。而且显然是指现代物种。因为神把造好的生物带到亚当面前,要他起名和管理。
圣经就这样从信仰真理的角度,把生命的源头宣告出来,而没有具体叙述上帝如何使土变为物种的,便已为人类生物学留下了巨大的知识空间。
b)圣经不排除由生命到生命的创造,如夏娃藉亚当而出。所以上帝是按他的智慧方式,在三日中,高效率地造好百万种现代生命在大地上。因此,创造的智慧,不仅会在每一生命中表达出来,也会在物种起源方式上表达出来。生物科学发现的任何物种起源情况,只要是真实的,统统不会与圣经违背。基督教欢迎所有真正的生物学成就,例如微进化。因微进化实际表达的是生命的耐性,表达了生命通过“变标不变本”的自我调整,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存力。这是创造的智慧性,在每一种生命上的体现。
c)圣经告诉我们,神是灵,不得到特殊恩准,是肉眼不能看见的。所以即便当初和上帝在一起,面对生命的创造,人所能见到的,也都只能是物质的分子、原子“自动”组合成生命体,也就是纯物质性情景下的物种起源!愈是如此,人类就愈要小心,防止被自己的直观误导。
三论及关键
当前关于生命和物种起源,实际上有三论:进化论,神导进化论,以及创造论。
完全的进化论是唯物论的。认为宇宙万有都是物质的。物质的存在无始无终,科学律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对其而言,既然否定了任何超自然的因素存在,生命现象不过是物质的高级形态。本质上是、也只能是自然规律(Laws)和机会(Chance)相结合的产物。唯物论在现代科学发现的宇宙有始(Big Bang),及所谓的宇宙“暗能量”问题面前,遇到严重困难。特别是“暗能量”,目前发现它不和人类生存世界的物质发生直接作用,相当于传统的“无有”。但从宇宙膨胀来讲,其等效量约占宇宙总质能的70%。
达尔文在他的名著《物种起源》中,只提出了生物在自然环境选择下,逐渐由低级进化到高级,直到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他后来一再强调他本人是不可知论者。到二十世纪,俄国生物学家奥巴林提出化学进化的假说。五十年代美国化学家米勒,完成了著名的气体放电人工合成氨基酸实验。进化论者开始明确提出,生命起源于无机物,形成彻底的唯物进化论体系──进化论由科学范畴侵入了哲学领域,却又完全被当作科学来看待。这是极不恰当的。
神导进化论在宇宙层次上是创造论,但在生物学上,认可进化方式。
完全的创造论则认为,不论宇宙或生物世界都是创造的,所以又称双重创造。
这三论中到底谁对呢?这就要客观地判定:生命和物种本质上,是由机会(C)和自然规律(L)决定的,还是由智慧设计(Intelligent Design,简称ID)决定的?因此,关键是在CL和ID上谁是谁非。如果生命是CL下的零概率事件,即生命在机会和自然规律下,不可能自然产生,即表明创造论胜,进化论败!
CL和ID
我们就来看看关键性的CL和ID的问题。焦点在零概率上。什么是零概率事件呢?让我们回到概率概念的出发点──抛骰子(dice)游戏(图二):
向一平台面上抛掷一个六面刚性正方骰子。当我们抛掷它极多次后,是不是这骰子的每一种状态,都会出现在平台上?有没有永远无法出现的状态?
只要细心地观察,我们会立刻发现,零概率事件是存在的,而且共有二十类之多(图三),是无论抛掷骰子多少次,也无法实现的,那就是八个顶角点加12条棱边。
即每个骰子实际含有26类不同的状态:六个面、八个顶角点及12条棱边,其中只有六个面是可实现的。其余在游戏环境中不能实现,因实现起来无限难,原因是:1. 支面太小。骰子的重心无法在游戏环境中稳定站立。2. 要使重心站定,必须要进行无限有序的重力平衡控制使其不倒。这是抛掷游戏的本性和环境不具备的。
以角顶立定为例(图四),要使骰子立定在一顶角上,需要使骰子的重心垂线恰巧通过这顶点。这类似抛掷一颗“大头针”,碰巧落在刚性台面上自己站定。这是非稳定的点平衡。在实际环境中不能实现。即便万一大头针碰巧垂直落下,环境中任何不可避免的微振动,都会使重心偏离支点而倒下。
要想稳定地使针立起,必须平衡掉大头针受到的数目无限的空间倾角上的地球引力(图四)。这是无限有序和精细的过程,单靠抛掷不能企及。因此,这就是一个零概率事件。
如果“CL规则”(即机会加自然规律)下的零概率事件,竟在某一种行为的推动下,可靠地实现了,那么,这一种行为就是ID的,即是“智慧设计行为”(图五,及参考文献3)。其本质是无限有序的作为,不能由CL达到。而ID行为的执行系统本身,也必具有对应的无限有序(或无限精细)性,否则不能执行无限有序。故其本身也是零概率的实现,或称ID事件。
就如抛掷大头针,如果能站立在刚性台面上,必是有一只手,或一个其他的被操控的力量扶助了它。扶助就是ID行为。人执行扶助,人本身必是相应CL领域的ID事件。
上述论证可以推广到普遍情况。可以证明生物和人的行为普遍是ID的。故生物都是普遍性ID系统。这尤其可从生物的繁殖行为中证明。让我们以细菌为例证明。
细菌是单细胞生命,靠自我复制(“自复制”)繁衍。细菌含有DNA和RNA,催化酵素(enzyme)等等其它成分,其生命信息的核心是DNA分子。DNA是双链螺旋结构,每条链是由四种核甘酸(A,C,G和T),分别和醣分子结合而成“单元”的串联长带。细菌的DNA有几百万“单元”以上(高等生物“单元”数达几千万、几十亿)。而且四种核甘酸在带内的排列方式不是任意的,而是特定的序列,携带着生命的遗传和制造所有生命体蛋白质的信息指令码,或称为“生命语言(the language of life)”。
细菌复制时,DNA分子的双带会分离,各自成为一条“基版”。在聚合催化酵素的作用下,每条“基板”上,都会复制出一条新带,最终形成一条和原来的母链一样的新的双链。结果是,原来的一条链,变成了两条和自己一样的链。细菌便变成两个。
如果DNA双带只在局部几百个单元区间上打开,在特定催化酵素的帮助下,在该区间内复制出所谓信使核糖核酸(mRNA)链,导致产生特定蛋白质分子(由大约20种,共约几百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形成细菌(或细胞)的躯体。
细菌的蛋白质达数千种以上(高等生物则达数万种以上)。每一种都精确成型为独特的立体图案,构成整体的一部分。在良好和稳定的条件下,复制是完美的。如果复制错误,产生错误图案的蛋白质分子,则导致疾病或畸形。一切是自动完成,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这是精密的“纳米自动生产线”,“智慧设计”特征已呼之欲出!
靠自然界的物理、化学随机过程产生DNA的概率(PD)非常小。如在DNA的单元基础上计算,PD=(1/4)N=10- 0.6N。N是DNA所含的单元数目。这是因为每一单元的概率对应于四种核甘酸中取一,即1/4。而DNA(即N个单元并存)的概率为N个单元概率之积。如用N=2×106估计细菌情况,则PD = 10- 1,200,000 。是一个在宇宙中小得无意义的数字!而产生一个菌体的概率,比这还要小。因为除DNA外,细菌还包含其它成分。
更重要的是,这可能还只是一个死菌DNA。活菌的概率比死的还小无数倍呢!原因在活菌恒产生自复制,产生一大堆细菌。按CL来讲,相当于一条不断变长的超级DNA链。其出现难度成比例地加大。或者说,其概率成比例地减小,即上面小数的不断连乘(PD X PD X…… )!所以细菌是ID的。
实际在理论上可以证明,概率是零时,才有自复制出现(参考3)。所以,对物理和化学反应来说,细菌是无限有序而根本不能企及的。并且,只要是无限有序的,便恒离不开无限 。因无限永不能藉有限达到。所以,细菌的起源是ID的!
注意,细菌是低级生命形式。于所有比细菌高级的生命,自然便都是零概率性的了。因越高级越难产生。所以,生物世界是ID事件,单靠自然不能成就。还要注意,自复制要求同样的细菌。即在稳定、合宜的环境中,各代细菌一样。这是事实,即圣经讲的“各从其类”。这一宣告不可避免地进入科学计算的核心,决定着生命的零概率性,是创造论的一个基本胜利!
结束语
宇宙既年轻又古老,这是从创造神迹的多时性来看的。若以单时观来对待,便自相矛盾起来。一旦分清,困惑即解。并且,生命起源于“智慧设计(ID)”的创造。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并非如进化论所说的,是环境的选择造成生命与进化。
而所谓生命的计划进化,实际上是生命对变化的环境(包括体内外),采取“ID对策”!
可见,上帝的智慧创造,正如圣经《诗篇》19篇中歌唱的:“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是宇宙中,天上地下奥秘、最美妙和谐的真理之解!
而一个和谐、接纳漫长世界历史和真正生物科学成就的创造论,将是这场创造和进化历史性大辩论的最后胜利者。神导进化论将自然归回它。
值圣诞来临之际,谨以此文送给追求真理的人们。
(关于详细的零概率统计学以及ID与生命的展开讨论,超出本文范畴,请见参考文献3)
参考文献著作
- Charles Darw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Signet Classic. 2003, USA.
2.“Report of the Creation Study Committee”, 2000, Presbyterian C. USA.
- D. C. Ruan(道初),“0 Probability Event, ID and Life.”(to be published)
- Eg. Robert P. Kirshner, “The Extravagant Universe”, Princeton Univ. Press, 2004.
“The Cambridge Guide to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 UK., 2003
- Albert Einstein, “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General Theory”, Methuen & Co Ltd; New York; Henry Holt, 1920; New York, Bartleby.com, 2002.
- Fred Adams & Greg Laughlin, “The Five Ages of The Universe”, Toughstone, 2000.
- Freeman, “…to measure Hubble’s constant”, Astrophy. J., Vol 553, 47, 2001.
- Gerald Schroeder, “The Science of God”, www.GeraldShroeder.com
- Raven & Johnson,“Underst. Biology”, Times Mirror/Mosby Col. Pub. 1988, USA.
- Michael J. Behe, “Darwin’s Black Box”, Free Press, 1996, USA.
- William A. Dembski, “Design Inference”,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UK.
- Phillip E. Johnson, “Darwin on Trial”, Inter Varsity Press., 1993, USA.
- 道初,《生命季刊》 No. 5,2003;No. 6,2004,USA。
作者为物理学教授。从事量子物理和相对论等方面工作。来自中国大陆,曾在加拿大和美国做研究和工作。已退休。现住美国加州。
编者按:作者曾就此文内容,在各地演讲,包括纽泽西州若歌教会主办的第12届美东“生之追寻”福音营,获得极大反响及专业上的好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