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泪眼和鲜血——受难节的默想

受难节,一个中国人所陌生的日子。受难节,一个令人费解的日子。在二十世纪末的今天,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为何仍这么执着地记念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死于两千年前的人?

 

 

 

文/苏百达

 

 

 

巴哈著名的《耶稣受难曲》弥漫庄严的教堂,撞击着每一颗虔诚倾听的心灵。男士们忍住了眼泪;而女士们却早已泪眼汪汪……。

我曾漫游过的宾州山坳间的小镇上,大概也是晚钟阵阵的时候吧?

苦难,人类共同的命运。

苦难,一个中国人所特别熟悉的名词。

苦难,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为什么婴孩临到人间的第一个表态便是一阵痛哭?难道是在预告人生的苦涩?

为什么有战争的患难,迫使无辜的百姓离乡背井,流离于风风雨雨的岁月?

为什么总会有妻离子散的时候,似乎家庭的温暖是不该有的奢侈?

为什么谎言总是占据高音喇叭,压倒真理微弱的呼唤?

为什么街上会有坦克撞人?

为什么命运安排我们到这冷漠的人间,戏弄我们这不幸的一代?

为什么……?

然而,难道我们真的要知道苦难的原因吗?假设能够找到答案,这个答案又有何价值呢?我们会因知道答案而感到满足吗?知道后能减轻我们的痛苦吗?

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们所寻找的,不是理性的知识、逻辑的推理。相反的,我们所寻找的,却是受苦的意义,是苦难中的慰藉。知识性的回答能满足知识分子的好知的头脑;只有天父的圣爱才能医治一颗受伤、破碎的心灵。

这正是耶稣受难的启示。它所传递的不是存于语言中的信息,也不是任何逻辑的推论;它所传递的是天父之情、天父之爱。作为父亲的上帝认同并参予他儿女们在人间的痛苦,它揭示了你我受苦中所包含的永恒、神圣的意义;作为救世主的耶稣,因爱而成了替罪羔羊,呼唤着我们归回到父神的怀怉;作为宇宙最高的主宰,通过他亲自的受苦受死,与无权无势的苦难大众为伍,共同谴责了世上强权的不公不义。

天父上帝的回答不是理性的回答,而是分担痛苦这一爱的行动的回答。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自我牺牲而取得的。如果你我能注目十字架上受难的上帝而无动于衷的话,那么,恐怕你我的灵魂已经麻木了。

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印度的释迦牟尼深感人世生老病死、四大皆空的痛苦,呼吁人们修心断欲,逃脱人生轮回之苦。佛祖一片慈心、同病相怜,体现了生命中之善美。此善行乃人间之爱,是横向的,是可以理解的。

至高的上主却化身为凡人耶稣,来到尘世上饱尝人生的痛苦、凄惨,人性的狡诈和狠毒,最终被无辜地处死在十字架上,从而揭示了“神爱世人”这一惊天动地的启示。

上帝主动承受痛苦的爱,表达了上帝对人类的同情并亲身参予人类受苦的实践。它赋予苦难人生神圣的意义;给痛苦中的人们带来天父之爱的慰藉。这种爱是神圣的,超人间的,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凡人的你我是不能理解的,顶多也只能为之而发出感叹和赞美。

十架上流泪流血的上帝,为何你这么多情?在你以外,爱只能是什么呢?

“爱是母亲的怀抱。”

“爱是玫瑰的娇艳。”

“爱是一见钟情的冲动。”

“爱是人体中化学作用。”

“爱是钱诱出来的。”

“爱是权逼出来的。”

上帝却回答:“爱是舍己的牺牲。”

圣经上说:“……因为神就是爱。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就在此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8—10)

耶稣受难这一画面所传递的不是被动的伤感,而是因爱而受苦之神的呼唤。它要唤醒一颗颗麻木的心灵;它呼吁一切被感化的人以行动去爱,去舍己牺牲,把爱的种子撒向冷酷、仇恨的人间大地。

于是,黛丽莎修女自愿来到印度最穷苦的贫民区。她开始一个新的家。她成了今天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于是,艰辛的旅途上有了一个个温暖的驿站;冷漠的人海中露出了一张张亲切的笑容;一双呆滞的双眼开始闪烁着生命的火花;凄凉的荒野上燃烧着一堆堆篝火;围绕着篝火的是一群原不相识的弟兄姐妹……。

旷野绽开了浓艳的玫瑰——是圣父流血染红了它。

沙漠中奔流出冰凉的泉水——是圣父的眼泪使它甘甜。

 

作者来自厦门,在美国进修文学与神学,现于马里兰州从事福音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