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大集体中容易抽离出来的人:90后前媒体人聊仪式感 / 树溪
【编者按】 谈论仪式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追求生活品味的人,视仪式感为生活中的必须,他们透过一些仪式的细…
-
拿什么爱你,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 古墨
作为一名80后,我与老年人之间并无太多交集;工作中接触的也多是年轻一代,没太多机会去关注老年人的世界。直到我成…
-
科技霸权下仍能与神相遇? / 毛叔
在各种科技产品的环绕下,我们追求越来越快、越来越新、越来越“智能”,许多科技公司仍在挖空心思,透过MR、VR、…
-
内卷时代,按正道赚钱的4个原则 / 杨坚
身处这个内卷的时代,绝大多数人(包括基督徒),普遍面临前所未有的财务压力与挑战。压力山大时,人们更可能会为了挣…
-
观看美,是一种生活方式 / 古墨
前不久,参加了作家陈慧的新书分享会。会上她提到古龙的名言:“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她…
-
OC168卷首:以史为镜,面向未来 / 博学
探讨“历史”这个相对宏大庞杂的议题,或许很多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会认为“历史”仅限于教科书,而很多官方教科…
-
年轻世代对谈 | 我与历史的距离
谈及历史,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历史如果是完成时,而对现在进行时的你与我,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如何梳理和看待历史…
-
记得,是为了不再记得 :《记忆的力量》 / HenBook亨利说书
书名:《记忆的力量——在错误世界迈向盼望》 The End of Memory–Rememberi…
-
在悲剧与创伤中疗愈自己 / 孙基立
《明》这部电影,回顾了中国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的根源,超越地域和文化,直指人类本性中的原罪。
-
我、历史与基督信仰 / 毛叔
历史有何用?有什么前途? 尽管我和太太的背景相似(都出自偏蓝家庭、去上海工作过,近年移民美国),我们的史观还不…
-
对话学者任小鹏 | 历史是你所戴的一副眼镜
当我们面对当下的问题时,可以去历史中寻找类似的处境,看看古人有没有一些智慧能帮助我们。
-
反抗者的悲剧与觉醒 | 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素食者》/ 孙基立
当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已经被虚伪无情毒化的时候,反抗者需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才能唤醒沉睡的大众。